兒童癌症前五最新排名出爐! 第4名這癌症存活率僅5成!

癌症是兒童(18歲以下兒童及少年)第四大死因!小孩也不可輕忽!根據衛福部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0-17歲兒童新發癌症人數為542人,98年為664人,標準化發生率107年與98年同為每10萬人口14.4人,以10年趨勢來看,標準化發生率整體大致持平。衛福部也針對兒童5大癌症發生男女總數做出排名,第一名為兒童最容易罹患的白血病,而較106年相比,淋巴瘤有上升趨勢,成為107年兒童癌症第二名。療日子也提醒您,兒童癌症若提早發現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可達8成,衛福部也推出相關口訣,提醒家長注意小孩身體狀況,該怎麼做?我們一起來看!
兒童癌症前5名與5年存活率 白血病高居第一!
發生數序位 | 原發部位 | 個案數 | 標準化發生率 | 年齡中位數 | 5年存活率 |
全癌症 | 542 | 14.4 | 8 | 79.0 | |
1 | 白血病 | 162 | 4.3 | 5 | 78.7 |
2 | 淋巴瘤 | 69 | 1.8 | 12 | 87.3 |
3 | 生殖細胞瘤 | 61 | 1.6 | 14 | 93.3 |
4 | 中樞神經瘤 | 51 | 1.4 | 7 | 54.6 |
5 | 其他上皮癌 | 40 | 0.9 | 15.5 | 89.4 |
備註:
1.發生序位係以癌症發生人數由高至低排序。
2 癌症發生人數增減情形︰107 年發生人數-106 年發生人數。
3.標準化率係以西元 2000 年世界標準人口為標準人口計算(單位為每 10 萬人口)。
兒童最易罹患白血病,男童好發淋巴瘤
107年0-17歲男童新發癌症人數為308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為每10萬人就有15.7人罹癌,女童新發癌症人數為234人,年齡標準化癌症發生率每10萬人就有12.9人罹癌。0-17歲男童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為女童的1.2倍。白血病同時為0-17歲男女童最主要的癌症,占107年新發癌症個案數的3成(男女31%,28%);淋巴瘤則較好發於男童,為男童發生率第二高之癌症,標準化發生率每10萬人口2.6人,為女童的3.1倍;其他上皮癌(甲狀腺癌為主)較好發於女童,標準化發生率為男童的1.9倍。不同年齡層好發癌症型態有所不同,僅白血病及淋巴瘤在不同年齡層都維持在前5大癌症。
兒童癌症不是絕症!及早治療5年存活率約8成
相較於成人癌症,兒童的治癒率高,各癌症之5年存活率皆達50%以上,整體5年存活率約8成,尤其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者。而且兒童對於化學治療之耐受程度也較成人佳,因其尚於生長發育階段,細胞再生能力好,能夠承受較密集且高劑量的化學治療。加上各種支持療法的醫療進步,如止吐劑、血球生成劑(防止血球過低期間太長造成感染)及防止黏膜破損等護理上的照顧,連同預防細菌感染的抗生素,都有助於療程之進展。
如何及早發現?衛福部推九字口訣 家長牢記!
國民健康署賈淑麗代理署長與兒童癌症基金會林東燦董事長呼籲照顧兒童的父母及師長,若發現孩童發生以下幾項徵狀就要注意:
1.燒:超過一星期不明原因發燒。
2. 紅:瘀青、紅色出血點、黏膜出血症狀(如流鼻血、牙齦出血)或眼窩周圍瘀青(熊貓眼)。
3. 大:頸部、腋下、鼠膝部等淋巴結不明原因腫大,尤其超過2公分,觸摸固定不動,無壓痛,建議進一步檢查。
4. 腫:不論身體或四肢,若有腫塊即需就醫,肝脾腫大或腹部腫瘤,洗澡時注意觸摸較易察覺。神經母細胞瘤有2/3發生在腹部,常有腹部腫大或腫脹情形。
5. 痛:不明原因疼痛,如頭痛、肢體痛(尤其下肢)、胸痛、腹痛等。
6. 神:出現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複視、肢體無力、運動不能協調(寫字歪扭)、無法捧碗或用筷子,走路歪斜易跌倒等。
7. 視:由眼底鏡檢查可及早發現視網膜母細胞瘤,若腫瘤已大,瞳孔會出現白色反光且拍照後雙眼瞳孔反光不同。
8. 輕: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於該生長的年齡卻停止長高。
9. 白:臉色蒼白等貧血現象。
療日子小叮嚀:
療日子也呼籲大家,若發生九字口訣包含的症狀,請盡速帶其就醫診治,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提醒大家,健康的生活,從預防做起,癌症早預防,健康常相伴!
療日子也請你關心:癌症怎麼吃才對?抗癌飲食5大疑問懶人包!
資料來源:兒童癌症5年存活率8成,早期診治效果佳 九字訣邀父母、師長共同關注兒童健康|衛福部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