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新聞報導,流感疫情正持續升溫!疾管署指出,單週流感樣病例就診人次突破10萬,比前一週激增14%。目前主要流行的是A型流感(H1N1),幾乎占據所有病例。衛生單位呼籲高風險族群,例如老人、幼童和慢性病患者,趕緊去接種疫苗,因為流感季已進入高峰。疾管署也提醒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少去人多的地方,才能有效降低傳染風險。中醫如何提升免疫力?本篇由彰化馬光中醫診所劉宗昇醫師分享現代流感跟中醫理論的觀點契合之處,以及中醫的病機及治則如下:
中醫如何提升免疫力?中醫溫病學對流感的觀點
在中醫理論中,流感被歸類為「溫病」,屬於外感熱病範疇,起因於外邪(如風熱、風寒)侵襲,導致人體正氣與病邪交爭。外邪侵襲衛氣,導致肺失宣降,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若邪氣深入,則轉為氣分或營血分病變,引發高熱、咽痛或全身炎症反應。
治則與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流感以「辨證論治」為核心,根據病期與證型選擇治法,以下是治療流感常用中藥及其現代藥理作用:
- 金銀花(Lian Qiao):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現代機制:含綠原酸,具有抗病毒(抑制流感病毒複製)、抗菌及抗炎作用,緩解咽喉腫痛與發熱。 - 連翹(Jin Yin Hua):清熱解毒,涼血透熱。
現代機制:含連翹苷,具抗病毒、抗氧化及免疫調節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如IL-6),減輕流感炎症反應。 - 薄荷(Bo He):疏風清熱,利咽開音。
現代機制:含薄荷醇,具局部鎮痛、解熱及舒緩呼吸道作用,改善鼻塞與咽乾。 - 麻黃(Ma Huang):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現代機制:含麻黃鹼,促進支氣管擴張,增強汗腺分泌,緩解寒戰與氣喘,適用風寒型流感。 - 黃耆(Huang Qi):補氣固表,增強衛氣。
現代機制:含多糖類物質,增強免疫功能(提高T細胞活性),促進干擾素生成,預防病毒感染。
中醫如何提升免疫力?2大茶飲來幫忙
中醫預防流感注重「扶正祛邪」,包括飲食調養(如食用溫補食材:薑湯、紅棗粥)、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及避免寒濕環境。
以下提供兩款簡易中藥茶飲,方便煎煮且具預防效果:
1. 菊花金銀花茶
- 功效:清熱解毒,增強免疫,預防風熱型流感。
- 材料:菊花 5克、金銀花 5克、甘草 3克
- 製作方法:
- 將材料洗淨,放入茶壺或鍋中。
- 加入500毫升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煎煮5分鐘。
- 濾渣後即可飲用,可加少許蜂蜜調味。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2. 生薑紅棗茶
- 功效:溫中散寒,補氣固表,預防風寒型流感。
- 材料:生薑 3片(約10克)、紅棗 3-5顆(去核)、黃耆 5克
- 製作方法:
- 將生薑洗淨切片,紅棗對半切開,黃耆洗淨。
- 加入600毫升清水,煮沸後小火煎煮10分鐘。
- 濾渣後飲用,可加紅糖調味(避免過甜)。
療日子推薦延伸:天氣變化擔心感冒生病?從小毛病看出免疫力下降徵兆!提升免疫力這樣做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
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