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升溫,且近日天氣炎熱,長期佩戴口罩恐增加悶熱不適,女星陳珮騏日前在臉書分享「鳥嘴口罩改裝法」能戴得舒適又密實,引近17萬人朝聖。事實上,鳥嘴口改裝法,先前美國CDC已在YouTube拍了教學影片,只要簡單3步驟就可以完成鳥嘴口罩,並且表示鳥嘴口罩可以有效地預防阻絕COVID-19病毒入侵。
不過,口罩可能不像你想的那麼簡單,口罩邊緣一絲絲的縫隙可能都會顯著降低防護效力。最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急轉直下,且近日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新冠肺炎能以氣膠(亦稱氣溶膠)形式傳染,其傳播距離更遠、威脅性更強,此時更顯出戴好口罩的重要性。
因為可怕的肺炎疫情,大家開始搶購口罩,但口罩可不是「有戴就有用」,其實口罩穿戴乃至於脫口罩都有很多學問,以下讓療日子告訴大家口罩沒戴好的嚴重性,以及如何穿戴與脫除口罩,盡量降低被傳染的風險。
陳珮騏「鳥嘴口罩」美CDC也激推!怎麼折?3步驟提升口罩密合度阻絕病毒
陳珮騏日前在臉書分享「鳥嘴口罩改裝法」,引萬人朝聖,陳珮騏提醒在操作前務必將雙手先消毒洗淨,而口罩的耳掛有分內外側,主要是將兩邊折起來,各自打上兩個死結後戴上,可增加口罩與鼻口的空間,周圍又可緊緊貼合於臉部。
如果長時間配戴,耳朵也會出現疼痛,陳珮騏也提出了解方,建議可以在耳掛繩內裝上彈性繩或髮帶、肩帶,或是拿兩條橡皮筋各自綁在兩邊耳掛上也可以,即可降低耳朵的不適疼痛感。
其實,美國CDC早在今年4月就已經在YouTube頻道中發布了教學影片(How to Knot and Tuck Your Mask to Improve Fit ),並且表示這個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口罩密合度,並且預防COVID-19病毒入侵,以下3步驟就可簡單完成鳥嘴口罩:
- 把口罩白色面朝內,上下對摺。
- 將兩側的掛耳繩在靠近口罩的底部打結。
- 把口罩往內摺入繩結下方,最後應呈現交叉密封狀。
▲鳥嘴口罩折法3步驟。(圖/翻攝自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鳥嘴口罩折法3步驟。(圖/翻攝自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戴口罩密合度只要少1%,對氣膠傳染的防護力就減半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正式承認「氣膠傳播」是新冠肺炎主要的傳染途徑,什麼是氣膠呢?氣膠是懸浮於空氣中的微小液滴或顆粒物質,人們講話、咳嗽,甚至呼吸時都會釋放出許多5微米粒徑以下的氣膠,新冠病毒正可透過氣膠散播到環境中。
近日本土疫情轉為嚴峻,國立中山大學氣膠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家蓁呼籲社會大眾提高警覺,社交距離未必能免於感染,國外已發生多起在遵守社交距離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依然導致醫護人員感染的事件,最後都歸因於氣膠傳播。面臨國內疫情嚴峻的時刻,她特別提醒大眾要特別注意口罩的密合度。
王家蓁表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曾針對口罩密合度進行實驗,發現口罩表面空隙只要增加1%,對於粒徑2.5微米以下的氣膠的防護率就會減半,而當口罩空隙增加至2%時,效率更只剩下完全密合時的1/3!
請注意口罩認證,並遵守「開、戴、壓、密」4字訣戴好口罩
口罩可不是有戴就好,要選擇合格口罩且正確佩戴才能發揮足夠的防護效果。國健署呼籲民眾挑選符合「經濟部標檢局CNS 15980檢測標準」的口罩,且須時時注意口罩是否貼合臉部,以一般平面口罩為例,正確配戴步驟為:
- 開:打開包裝並檢查口罩是否有破裂或缺陷,口罩一般以有顏色為外層,此面朝外,且鼻樑片應在最外層的上方。
- 戴:將兩端耳掛掛在雙耳,鼻樑片固定於鼻樑上方,口罩完全攤開並拉至下巴,必要時可打結調整耳掛的長度,維持臉部密合度。
- 壓:雙手食指均勻輕壓鼻樑片,使口罩與鼻樑緊密貼合。
- 密:透過鏡子輔助或觸摸口罩確認是否配戴正確,包含口罩內外側、耳掛鬆緊、鼻樑片方向及形狀等都要注意。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如何戴口罩很重要,如何脫口罩也須注意,手部是最容易接觸到汙染源的地方,如果口罩脫下時不幸被手上病源汙染,待會兒重戴時反而會增加感染風險,而口罩脫下後亂放也同樣危險。知名重症醫師陳志金在他的臉書粉專上,分享幾個脫除口罩的重點:
3個不要:
- 口罩脫下後不要放在桌上
- 口罩摺一摺不要放進包包(桌上、包包裡都可能有病毒)
- 口罩不要隨手揉一揉丟進垃圾筒(口罩上的病毒可能因此散播至空氣中)
4個要:
- 抓著口罩的耳掛,別碰口罩表面
- 不要碰到口罩表面(盡量減少手部汙染口罩內面的機會)
- 丟棄口罩後一定要洗手(口罩上可能有病毒,丟棄口罩時病毒可能沾附在手上)
- 妥當丟棄口罩(最好將口罩放進夾鏈袋內封好,再丟棄到有蓋的垃圾桶)
陳志金醫師強調,如果不知道如何「脫口罩」、「丟棄口罩」,口罩可能不只白戴了,還可能造成更大的傳染危險。
療日子延伸推薦:(36染疫風險場所曝 大樓辦公危險!捷運握桿殘留病毒達9天)
參考來源:國民健康署│網路流傳「口罩配戴方式會與配戴者的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是真的嗎?、Icu醫生陳志金臉書粉專 、陳珮騏打氣團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
圖片來源:翻攝自陳珮騏打氣團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