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討厭父母關心?鄧惠文淚訴母女相處難題:對於關心總不耐煩是自信不足

討厭父母關心

許多爸媽感到納悶,為什麼對孩子噓寒問暖,反而會被他們嫌嘮叨呢?為什麼小孩常對父母不耐煩?為什麼很多青少年,甚至出社會的成年人都討厭父母關心?這可能不是子女對於親近的人特別感到不耐煩,或許只是沒有意識到一些心理層面的矛盾,只要搞懂了原因,或許就能解開親子之間的心結。

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日前在節目《新聞挖挖哇》談到母女關係,她坦言長久以來,對於母親的出言關心總會不耐煩,經過深度自我剖析,她才明白感到不耐煩的原因是什麼,她特意提出來跟大家分享,說到激動處甚至一度哽咽。


為何討厭父母關心?為什麼總對父母噓寒問暖感到不耐煩?

鄧惠文醫師在《新聞挖挖哇》上表示,即便到了現在,仍可能會對媽媽的關心感到不耐,甚至生氣,比如,幾年前有一天媽媽發現鍋子有殘渣黏在鍋底,想教她怎麼刷鍋子,鄧醫師心中一把無名火燒起來,認為是媽媽以為她不會洗鍋子,於是她向媽媽提出方法,「用小蘇打水浸泡,連刷都不用刷」,最後甚至回嘴「你根本什麼都不知道」。

另一個例子則是去年2022年的金鐘獎,鄧惠文走紅毯前一天,將試穿禮服的照片傳給媽媽,結果媽媽只是提醒她有沒有穿束腹、關心她首飾怎麼搭配,讓她差點又要發飆。


不自覺對父母不耐煩 可能是自信心不足

父母對小孩的噓寒問暖,卻常常換來子女的不耐煩、覺得嘮叨,有時可能源自心中的一個缺憾。鄧醫師歸結長久以來母女相愛相殺的經驗,剖析內心後發現,一直覺得沒有讓能幹且強勢的媽媽感到滿意,所以媽媽每一句噓寒問暖都好像在說「自己不夠好」,她曾經跟媽媽說,「你可不可以就稱讚我就好?」

雖說父愛母愛的具體表現就是對子女噓寒問暖,但子女心裡也要有自信才能接受關心;反向推論,如果覺得父母的話聽起來都很刺耳、很囉唆,可能是因為自己一直在等待媽媽稱讚你一句「你很棒」。


延伸閱讀:為什麼是我?心情不好怎麼辦?增加自信 改變你的受害者心態


容易感到不耐煩 有時是對自己感到失望

有些時候,即便是脾氣好的人,也會容易對家人感到不耐、討厭父母關心。許嬰寧心理師曾在媒體上發表看法,認為可能是那段時間有很強大的負面情緒,卻一直在隱忍;或誤認為對方在質疑/否定你。這時可以試著多說一點想法,或多問一些對方想法,讓你能排除被否定/質疑的感受,比如,「我知道你在關心,但現在我需要自己想一想,如果需要你的建議,我再問你好不好?」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父母別過度關愛 應偶爾讓小孩感受挫折

雖然父母關愛子女是天性,但過猶不及,有時要適時讓小孩感受到挫折。鄧惠文在《新聞挖挖哇》節目中提到,他們的上一代可能因為比較忙,往往沒有給予小孩足夠的關心,她舉例,她母親從來不知道她同學的名字。

而到了他們這一代當父母的時候,因為小時候缺乏足夠的愛,會把這股缺憾投射到小孩身上,想盡量給予關愛與呵護,也盡量不讓子女受挫折,比如鄧惠文有次看到一個母親發現小孩的冰淇淋掉了,馬上跟她說「沒關係,我再買一個」。事實上,關愛、體諒應該適可而止,不然小孩沒有適應挫折的能力,也比較不知道自己的缺點在哪裡,這些在成長過程中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


療日子延伸推薦:強尼戴普告前妻自揭童年陰影「為了逃避而嗑藥」研究:童年陰霾容易引發憂鬱、輕生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篇文章轉載自:新聞挖挖哇  原文名稱為:鄧惠文哽咽吐真心話!含淚說出「母女關係」最大難題?

圖片來源:鄧惠文臉書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