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兒症狀如何評估?為什麼老師一直說我的小孩是過動兒?

過動兒症狀

在兒童青少年的行為障礙裡,過動症是臨床常見的發展疾患。根據國內流行病學的研究統計指出,過動兒比例約佔所有兒童的7%。不過,孩子到底是活潑好動還是過動?當老師說小孩可能是過動兒時,家長該怎麼辦?想知道過動兒症狀及評估方式,以下將由禾馨醫療兒科主治醫師陳映庄為大家說分明。

常見過動兒症狀有哪些?

過動症在醫學上的全名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ttention Deficit /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因此常見症狀以「專注力不足」和「過度活躍」兩大類來做為表現:

  1. 專注力不足:即注意力不集中,無法專心持續地完成一件工作,例如遊戲或寫功課常因分心而中斷;或因不能集中注意力導致日常生活經常發生忘東忘西、丟三落四等問題。

  2. 過度活躍:難以安靜坐在某個位置上,或是坐著時常扭動身體、手腳忙個不停,或者無視於規則和告誡而有到處跑動、坐不住的情形;在需要安靜的場合裡經常不斷發出各種聲音,容易插話、打斷別人的談話,或是在別人問話還未講完時便衝口回答;經常在未經他人同意下拿走或搶走別人的物品等等。

注意力不足就是過動症?過動兒(ADHD)的評估與診斷

然而,判斷孩子究竟是不是過動兒,必須經過完整的評估與鑑定。目前臨床上會以,美國精神科醫學會DSM-IV的臨床診斷為標準,當兒童的表現有「注意力不集中」和「過動/衝動」兩大類各九小項症狀中至少六項:

  1. 注意力不集中

(1) 在功課、工作或其他活動中,常因不注意細節或粗心大意而犯了錯誤。

(2) 難以集中精神進行工作或遊戲活動。

(3) 和別人說話時似乎沒在聽。

(4) 無法遵守指示,完成學校功課、家事或自己份內的事。

(5) 缺乏組織能力。

(6) 通常會逃避不喜歡或不願意需長時間使用腦力的任務,例如寫作業。

(7) 容易遺忘工作或遊戲所需的物品,例如玩具、鉛筆、書、玩具、鑰匙等。

(8) 容易分心。

(9) 對日常生活常發生健忘。

  1. 過動/衝動

(1) 無法安靜坐著,經常坐立不安。

(2) 在需要保持坐著的情況下離開座位。

(3) 在不合適的情況下四處奔跑或攀爬。

(4)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或休閒活動。

(5) 經常像發動的馬達般動個不停。

(6) 話很多。

(7) 問題未問完前,答案便會脫口而出。

(8) 不能輪流等待。

(9) 常中斷或干擾其他人,例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遊戲。

並且符合以下條件,才能診斷為ADHD:

  1. 持續六個月以上
  2. 在12歲之前發生
  3. 症狀同時出現在兩個或以上不同場所,如家裡、學校、安親班等,並被不同人提到孩子有同樣症狀。

過動兒治療一定要用藥嗎?

針對確診且症狀較嚴重的孩子,藥物治療仍是有效控制的方式之一,另外還會搭配心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家長和老師從旁輔助等,大部分兒童都能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改善。至於部分過動兒服藥後或許會有食慾欠佳、失眠、心悸等副作用,家長也可以和醫師討論找到解決辦法,例如換藥或是調整劑量。除此之外,日常生活注意下列三點,亦有助於孩子的大腦發展、減少躁動現象:

  1. 多運動,特別是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有氧運動;

  2. 少吃含糖食物、油炸物與加工食品,臨床上發現較常攝取這類飲食的孩子,發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比例也比較高;

  3. 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鐵質、B群含量高的食物也能避免兒童發生生貧血。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過動兒吃什麼改善症狀?維生素D和Omega-3是關鍵,須及早治療)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此外要留意的是,診斷時也必須排除可能造成類似過動兒症狀的其他疾病,像是過敏或貧血的孩子,經常也會有坐立難安、必須站起來走動,或不停扭動身體的表現,因此臨床上也會視情況進一步安排抽血檢驗來協助鑑別。

那麼,該如何客觀評估ADHD才不會有過度診斷的情況?建議父母應將孩子和同年齡兒童做比較,當有符合上述DSM-IV準則時,應盡快尋求專科醫師的評估診斷,以免孩子經常被貼上調皮、搗蛋、學習力差等標籤,導致自尊心和社交大受影響。




採訪醫師:小兒科陳映庄醫師

責任編輯:鄭碧君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