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物種類有哪些?沒防腐劑比較健康?教你查詢有害添加劑(上)

查看食品材料標示時常看到己二酸、甘胺酸、檸檬酸、二氧化矽等食品添加物種類,是不是覺得很可怕呢?其實許多添加物是人體必需成分,如甘胺酸、味精的麩胺酸(鈉)等,但面對看起來像化學合成品的添加物名稱,難免感到恐懼!哪些添加物健康疑慮低?哪些少碰為妙?以下跟著療日子來瞭解吧!
食品添加物種類共17大類,不只防腐劑、色素、味精要注意
講到食品添加物不外乎防腐劑、色素、味精等,實際上為了達到食品工業的各種需求,食品添加物種類更多、多達17大類,如下:
種 類 | 用 途 | 品 目 |
1.防腐劑 | 抑制微生物生長,延長食品保存期限 | 己二烯酸、苯甲酸等21種 |
2.殺菌劑 | 殺滅食品上附著的微生物 | 過氧化氫、次氯酸鈉等4種 |
3.抗氧化劑 | 防止油脂等成分氧化 | BHA、BHT、維生素E 、維生素C等25種 |
4.漂白劑 | 讓食品產生漂白作用 | 亞硫酸鉀等8種 |
5.保色劑 | 保持肉類鮮紅色 | 亞硝酸鈉、硝酸鉀等4種 |
6.膨脹劑 | 使糕餅、麵包等食品產生膨鬆作用 | 合成膨脹劑等14種 |
7.品質改良劑 | 改良加工食品、釀造物品質 | 三偏磷酸鈉、硫酸鈣、食用石膏等77種 |
8.營養添加劑 | 強化食品營養 | 維生素礦物質胺基酸等122種 |
9.著色劑(即俗稱的色素) | 對食品產生著色作用 | 食用紅色六號等27種 |
10.香料 | 增強食品香味 | 香莢蘭醛等90種 |
11.調味劑(甜味劑) | 賦予食品酸、甘、甜等味道 | L-麩酸鈉(味精) 、檸檬酸、糖精等53種 |
12.粘稠劑(糊料) | 賦予食品滑溜感與粘性 | 鹿角菜膠、CMC等21種 |
13.結著劑 | 增強肉類魚肉類黏性 | 磷酸鹽類等16種 |
14.食品工業用化學藥品 | 提供食品加工上所需的酸、鹼性 | 鹽酸、氫氧化鈉等10種 |
15.溶劑 | 食用油脂、香辛料精油的萃取溶劑 | 己烷、丙二醇等6種 |
16.乳化劑 | 讓水與油等無法均勻混合的原料可產生乳化作用(即均勻混合) | 脂肪酸甘油酯、脂肪酸蔗糖酯、Polysorbate等12種 |
17.其他 | 達成消泡、過濾、防蟲等各種目的 | 矽樹脂、矽藻土、胡椒基丁醚、蟲膠等13種 |
※若看到不認識的食品添加物可查詢衛福部食藥署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或是打食品標示諮詢專線 0800-035-958(代表號2線) 或 03-561-9633。
常見的添加劑甘胺酸、己二烯酸、二氧化矽是什麼?有害嗎?
近日媒體報導一位日本專家說法:超商飯糰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甘胺酸」會讓人嗜睡,引起騷動。事後有記者訪問文化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施明智,才知道甘胺酸只是一種胺基酸,不要過量攝取就沒有負面影響。其實還有一些「名字看起來好像化學合成品、很可怕」,實際上對身體危害不大,甚至是身體必需品的食品添加物,比如:
味精(麩胺酸鈉)[調味劑]
麩胺酸是一種胺基酸,鈉則是一種電解質,也就是鹽(氯化鈉)的主要成分。其實人體會自然產生麩胺酸,也存在於蘑菇、海帶、番茄、豆類、蛋/肉/奶類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中。
甘胺酸(胺基乙酸)[調味劑]
是人體蛋白質組成之成分,具有甜味。雖然有研究指出甘胺酸與助眠有相關性,但尚未有科學論述證實它有立即幫助睡眠的效果。
檸檬酸[調味劑]
檸檬酸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研究顯示檸檬酸沒有致癌性、致突變性,僅在高劑量下對眼睛、皮膚有刺激反應,以及對於神經系統、胃黏膜的生理性障礙。
二氧化矽[品質改良劑]
二氧化矽在綜合急性毒性、慢性毒性、致癌性和生殖發育毒性試驗結果都未發現危害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認定二氧化矽為公認安全物質,除非吸入二氧化矽粉塵才會造成呼吸系統的傷害,因此將二氧化矽粉塵歸類為第一類致癌物。
D-山梨醇[甜味劑]
山梨醇廣泛存在於蘋果、桃、棗等水果。山梨醇具有清涼的甜味,甜度約為蔗糖的60%,且熱量低、食入後血糖上升慢,常用於低卡减肥食品與糖尿病患者的食品。但攝取山梨醇可能會造成腹瀉,故在紐澳等國家,若食品含有過高比例的山梨醇仍須加註警語。
延伸閱讀:消基會揭10款無糖飲料甜味劑皆添加1~3種!選擇這2種糖較健康
己二烯酸[防腐劑]
已二烯酸又名山梨酸。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營養會議系列報告指出,85%的己二烯酸會以二氧化碳的形式排出人體。己二烯酸是脂肪酸的一種,與天然存在的己酸有同樣的途徑代謝,一般被認為無害。台灣目前並未對己二烯酸有每日容許攝取量(ADI)規定。
梔子黃、胭脂紅、花青素等[著色劑]
為利用天然食材做成的色素,危害疑慮較小。
療日子小叮嚀:
請注意一個觀念,添加物並非源自天然就比較好,天然的東西若食用過量、或是有過敏反應,仍會造成嚴重負面影響。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食用色素天然的最好?小心吃到蟲汁!3原則避免色素危害)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參考資料:新北市衛生局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