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國108年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高居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第十位,而肝癌更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二位。然而不論是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者是肝癌,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B型肝炎病毒所引起。B肝會傳染嗎?接吻、共用筷子吃到口水會得到B肝嗎?以下療日子整理出B型肝炎相關資訊,別輕忽B型肝炎。
B肝會傳染嗎?B肝傳染途徑口水、穿耳洞會得到嗎?
B型肝炎帶原者會傳染給別人嗎?B型肝炎確實可經由體液及血液傳染,因此帶原者之體液及血液是具有傳染性的。但是在一般的生活中要使血液體液經過傷口傳入體內並不容易,口水中雖然含有少量病毒,但其含量不足以直接傳染肝炎,儘管飲食本身不易傳染B型肝炎,基於衛生與防疫習慣,仍然鼓勵使用公筷母匙。
B肝傳染途徑說明:母嬰傳染、水平傳染
B肝傳染途徑 | B肝傳染方式 | B肝預防方法 |
母嬰傳染 | 帶有B型肝炎病毒的母親在生產過程中,B肝病毒經由胎盤或產道傳染給胎兒。 |
|
水平傳染 | 共用針頭或注射劑、針灸、穿耳洞、紋眉、刺青、共用牙刷或刮鬍刀、性行為、輸血等而被傳染。 |
|
懷孕前或孕期間應盡早檢測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e抗原,若二項都是陽性,寶寶就是B肝感染的高危險群,屆時除了依時程接種B肝疫苗外,也要接種免疫球蛋白,並定期追蹤。
而患者可能沾有體液血液的日常用品:例如毛巾、牙刷、刮鬍刀、指甲刀等,也不宜與別人共用。患者家屬或者未婚夫妻應接受健康檢查,是否也感染 B 型肝炎,如果不是帶原者也沒有抗體,則應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就可免於被傳染之危險。
B型肝炎會遺傳嗎?B型肝炎不是遺傳疾病。是因為有些案例,媽媽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小孩也是;因此常被誤解為B型肝炎具有遺傳性。
B肝會傳染?感染B肝病毒會怎樣?一定會成為帶原者嗎?
感染時期 | 免疫反應 | 結果 |
嬰幼兒時期 | 因免疫系統尚未發展完全,當B肝病毒進入人體之後。大多數人不會出現任何症狀。 |
|
孩童時期 | 25%成為B肝帶原者 | |
成人時期 | 約70%的人在沒有出現肝炎症狀,最後將B肝清除。 | 產生保護性的B肝表面抗體。對B肝病毒產生免疫力。 |
約30%的人出現黃疸性急性B肝。 |
|
|
極少數(0.1~0.5%)的人感染B肝病毒後,免疫系統猛烈攻擊受到感的肝臟細胞。 | 造成猛爆性肝炎。 |
B型肝炎帶原者會好嗎?
一旦帶原,通常是終生帶原,但有少數的B型肝炎帶原者在追蹤過程中,B型肝炎帶原「自行」消失,甚至產生抗體,通常發生在中老年人身上,這是因為年老了,病毒繁殖力也弱 了,病毒量減少之故,但通常肝細胞內還是有B型肝炎病毒核酸存在,因此仍須定期做追蹤檢查。
療日子推薦:C肝會傳染嗎?C肝傳染途徑口水,一起吃東西會被傳染?感染後會好嗎?
B肝帶原可能的發展為何?
病原者有可能演變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很多帶原者並不知道自己帶原,加上沒有明顯症狀,因而容易忽略帶原可能對肝臟的影響。
- 慢性肝炎:如果連續 6 個月以上肝功能(GOT及GPT值,或稱AST與ALT值)異常。
- 肝硬化:肝臟反覆發炎導致纖維化,有很多人沒有症狀,而有些人則是出現肝功能異常式衰竭。
- 肝癌:肝臟出現癌症病變,有一部份人會由肝炎至肝硬化再演變成肝癌 (約佔 85%),但也有部分人不經由肝硬化,直接從肝炎變成肝癌 (約佔15%)。
療日子希望你也知道:肝指數過高過低健檢報告怎麼看?醫:GOT、GPT正常不代表肝沒問題!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國內每年新增1,000名有B肝帶原的新生兒,都是由母體直接感染,建議女性朋友一定要落實:
- 產前檢查及定期追蹤。
- 而母親不應將嚼碎食物餵給小孩吃,如此可減少幼兒被傳染B型肝炎。
- 若於哺乳期間,乳頭發炎或出血則不宜哺母乳。
- 帶原者不應該捐血。如果母親是帶原者,小孩出生後務必注射B型肝炎球蛋白(HBIG)及 B型肝炎疫苗。
- 母親也應避免幼兒接觸母親體液及血液。
療日子推薦延伸:肝發炎怎麼辦?B肝、肝腫瘤怎麼吃?依循2大飲食原則更護肝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參考資料: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耕莘醫院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