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飲料補水嗎?相信這是很多人困擾已久的問題!許多上班族或是學生平時比較少喝水,到了炎炎夏日難免更想來杯手搖飲代替白開水來消消暑、解解渴!但經常用飲料代替水不但無法解渴,反而容易造成健康負擔。含糖飲料的營養密度較低,僅能提供熱量,無法提供人體必需營養素。攝取過量含糖飲料不僅會造成肥胖還會增加罹患疾病風險!但要怎麼喝水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呢?喝飲料補水嗎?讓療日子帶您一起來看!
喝飲料補水嗎?攝取過量含糖飲料小心這些疾病纏上你!
-
肥胖:含糖飲料通常含有高熱量且低營養價值,長期過量攝入會增加體重,導致肥胖。肥胖與多種健康問題相關,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關節問題等。
-
糖尿病:大量攝入含糖飲料與2型糖尿病風險增加有關。這是因為飲料中的高糖分會導致血糖水平升高,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胰島素阻抗和血糖控制問題。
-
牙齒問題:含糖飲料中的糖分與口腔中的細菌結合,產生酸性物質,進而腐蝕牙齒,導致蛀牙和牙齒敏感等問題。
-
骨質疏鬆:長期飲用含糖飲料可能與骨質疏鬆風險增加有關。這是因為含糖飲料中的磷酸會影響鈣質吸收,進而對骨骼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
心血管疾病:高糖飲料的過量攝入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這些飲料中的大量糖分可能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和其他心臟相關問題。
過量含糖飲料對身體有害無益!因此建議盡量限制含糖飲料的攝入量,選擇更健康的飲品,如純水、無糖茶或水果汁(新鮮榨取的)。健康的飲食習慣和適度的運動對於維持良好的健康非常重要。
遠離含糖飲料,一「夏」增進健康!
炙熱酷夏來臨,遠離含糖飲料及冰品,輕鬆掌握消暑一「夏」的健康四撇步:「看」清糖含量、多喝白開「水」、天天原味「乳」、「果」然好好喝。
一、「看」清糖含量:
包裝食品的營養標示通常以「每一份量(或每份)」及「每100 公克(或毫升)」標示,並加註該產品每包裝所含之份數,大家應仔細看清楚並聰明換算。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其全糖之添加量及該糖量所含熱量等資訊,標示應以中文顯著標示,得以卡片、菜單註記、標記(標籤)或標示牌(板)等型式,採張貼懸掛、立(插)牌、黏貼或其他足以明顯辨明之方式為之,因此建議消費者可參考該資訊並以無糖選擇為宜。
二、多喝白開「水」:
多喝水是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不僅消暑無負擔且有利代謝循環,建議可隨身攜帶環保壺,提醒自己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的白開水,並應分次喝、慢慢喝,尤其從事戶外活動時,更應隨時補充水分以預防中暑或脫水。
三、天天原味「乳」:
適量飲用原味乳品不但獲得豐富鈣質、蛋白質及維生素等均衡營養,也不用擔心攝取過多游離糖,我國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國人每日應攝取1.5-2杯;而原味乳品營養標示之糖含量主要來自乳糖,目前並無證據顯示乳品中的乳糖對健康有不良影響,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應選購原味乳品取代調味乳,因調味乳中常添加許多額外的糖分,過量攝取易造成身體的負擔。
四、「果」然好好喝:
為豐富白開水的口感及增添喝水的樂趣,以避免攝取含糖飲料及冰品,可在開水中加入少量檸檬片及各種新鮮水果來簡單提味,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民眾不妨試著在家製備並裝入環保壺中,以方便隨身攜帶飲用。
喝開水5大要訣!清除體內廢物、預防中暑
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國小學童至少飲用1,500 ml(毫升)水,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患有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
喝水5大要訣:
1.「起床一杯水」: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 ml(毫升)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2.「用餐前後配杯水」: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500 ml(毫升)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3.「外出要帶水」:準備500 ml(毫升)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
4.「製作提味水」: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
5.「1,500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 ml(毫升)開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
如何判斷水分攝取量是否充足?尿液顏色就可判斷!
正常情況之下尿液多呈透明狀,顏色由淡黃色到黃褐色,尿液的顏色會隨著食物、藥物、維生素以及疾病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尿液可作為人體是否需要補水或是身體情況是否良好的基礎簡易指標。
1.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
2.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
3.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
4.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
5.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協助。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慢性疾病患者水分攝取量應詢問醫生為宜
水分攝取的多寡其實不只和年齡有相關,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體型、體重、工作性質甚至是居住環境都有差別,一般取決於腎臟的功能是否正常。腎臟疾病的患者因腎臟腎絲球的過濾功能變差,影響每日腎臟可以處理的水量,因此,正確的水分攝取量應該詢問主治醫師後進行調整,以達到身體平衡的狀態。
療日子延伸閱讀:精緻糖會讓人成癮!戒糖飲食怎麼做?5原則+6種零食超實用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
資料來源:衛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