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致不孕!子宮息肉原因、症狀有哪些?需要切除嗎?醫:這些情形建議手術

子宮息肉原因

歌手丁噹、梁文音都曾因子宮息肉進行切除手術,其實子宮息肉是因為子宮細胞異常增生所長,通常是良性,好發於20~60歲女性。然而,長在子宮頸的息肉可以內診時發現,但子宮內膜息肉則需要使用超音波或子宮鏡檢查才能發現。療日子特別邀請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籼秀,與您說明子宮息肉原因、種類、症狀,並討論如何治療、預防。

子宮息肉原因有哪些?5類人是高風險群

子宮息肉分為兩種,一種是長在子宮內膜,一種是長在子宮頸,其中子宮內膜息肉較為常見,主要是因子宮內膜腺體基質增生所造成,數量因人而異,有可能是單一顆也可能是多發性。子宮頸息肉常是因為發炎導致細胞過度增生所致我們平常所稱的子宮息肉多指「子宮內膜息肉」。

子宮息肉好發於雌激素暴露較多者,包含以下族群:

  • 肥胖
  • 停經後補充荷爾蒙
  • 使用泰莫西芬藥物治療的乳癌患者
  • 具有家族病史
  • 攝取過多外源性荷爾蒙:食用大豆異黃酮、蜂王乳等含許多雌激素的食物

陳醫師說明,子宮息肉可能發生於女性任何年齡,其中介於20-60歲範圍的女性較有可能發現,而發生率最高的年齡區間則落於約40-49歲區間的女性。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子宮內膜息肉最高近5%會癌化!肥胖是子宮息肉原因之一)


子宮息肉症狀與子宮肌瘤差在哪?

子宮內膜息肉是由內膜腺體基質增生出來的,而子宮肌瘤則是從肌肉層中長出來的,屬於肌肉增生,本身的發生原因及位置並不相同。子宮息肉由於發生位置在子宮腔內,大部分病人的症狀為不正常出血,像是月經拖很久,持續超過10-15天才結束,或是非經期出血、經血量變多等,建議出現這些症狀就應儘快就醫檢查。

子宮肌瘤發生的原因多與體質相關,但在更多荷爾蒙暴露之下,發生率也會更高。而依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子宮肌瘤症狀表現也會不一樣,若長在子宮肌肉內,可能不太會造成明顯症狀;但若肌瘤已經壓到子宮內膜或突出進入子宮腔內,可能會造成經血量過多;若是肌瘤凸出在子宮外,除非體積過大壓迫其他器官,一般也不太會有症狀產生。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子宮肌瘤發生率達1/3!症狀為何?壓力大、愛吃炸物要小心)


什麼時候需要做子宮鏡檢查?

一般約有8成的子宮息肉可經由超音波看見,然而若需要準確度更高的診斷,會需要進一步做子宮鏡的檢查,當發現有疑似症狀,或是自然懷孕持續失敗,但超音波卻照不清楚時,就會建議進行子宮鏡檢查,若發現子宮息肉也可以子宮鏡進行處理。

子宮長息肉不能吃什麼?

在荷爾蒙暴露較多的情形之下,會刺激子宮息肉長得更大、更快、更多,本身容易長息肉者,會建議減少荷爾蒙補充,此外醫師也會針對以下族群做建議及調整:

  • 針對肥胖患者,建議減重。
  • 針對更年期患者,醫師會避免使用荷爾蒙補充作為治療。
  • 針對使用泰莫西芬藥物治療的乳癌患者,需與原本治療的醫師討論是否需要換藥。

子宮息肉要切除嗎?這些情形會建議進行手術

子宮息肉大部分都是良性的,約有1.5%-5%的機率是惡性,較容易發生在以下類型的息肉:

  • 停經後長出的息肉
  • 息肉超過1-1.5公分
  • 因藥物或荷爾蒙補充而長出的息肉
  • 多囊性卵巢患者

以上族群因發生惡性息肉的機率較高,會建議做切除手術。此外,若因息肉造成月經不規則、不正常出血、經期持續太久、經血量增多等情形也會建議做切除。

若是一般健檢中發現息肉,小於0.5公分且沒有其他症狀者,就不一定要做切除手術,但至少定期一年要回診做一次超音波追蹤。

子宮息肉不切除是否會影響懷孕?

子宮內膜是受精卵著床的位置,若長了息肉就會佔據掉胚胎著床的位置,在這樣的情形之下著床的機率一定會下降,也有研究發現流產的機率會上升,不過這樣的結論目前尚未得到世界公認。

陳醫師補充,不孕症的治療是很多面向的,在治療過程中醫師會全面性地盡量解決所有問題,若是不孕症患者發現有子宮息肉,大部分醫師也會建議將息肉做切除。

根據統計,在不孕症族群中長息肉的人的確是比沒有長息肉的人多,而在去除息肉之 後,不論是藉由精子注射或是胚胎植入(試管嬰兒),受孕的成功機率都相對更高。

療日子延伸推薦:(子宮內膜增生恐是癌症前兆?醫:異常增厚與6種原因有關!3狀況要注意)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子宮息肉切除後還有可能復發嗎?

多發性子宮息肉患者復發機率相對較高,而單一顆息肉的患者復發機率相對較低,但其實關於復發與否還是與體質較為相關。不過還是建議有子宮息肉的患者應避免補充額外的荷爾蒙,並減少脂肪攝取、維持健康飲食,以減少復發機會。

採訪專家:

子宮息肉原因 陳籼秀醫師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籼秀

好好療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