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發燒後兩眼上吊、嘴唇發紫怎麼辦?先冷靜!4特徵判斷熱痙攣症狀

熱痙攣症狀

小朋友發燒後突然翻白眼、四肢抽搐,甚至突然嘴唇發黑、眼睛上吊可能是熱痙攣症狀!6個月至6歲大的嬰幼兒,常會因高燒而引發熱痙攣,近期因Omicron疫情延燒,兒童染疫情形越來越多見,爸媽對於孩子發生熱痙攣的情形更容易驚慌失措!提醒您,預先了解相關徵兆及症狀發生的原因才能夠冷靜面對!療日子將與您說明熱痙攣發生原因、如何判斷熱痙攣的4大徵兆,以及是否會引發癲癇等相關後遺症。

幼兒腦部尚未成熟!高燒刺激腦細胞異常放電是熱痙攣原因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簡穎瑄指出,「熱痙攣」即熱性痙攣,好發於6個月至6歲幼兒,據統計,6歲以下每25人中有1人發生過熱痙攣,是兒科常見的急診狀況。醫界主要說法是幼兒腦部尚未成熟,受高溫刺激,引發腦細胞異常放電,而產生痙攣動作。任何會造成發燒的疾病,都可能誘發熱痙攣,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扁桃腺炎、腸胃炎、腸病毒、泌尿道感染等。確定熱痙攣已排除其他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等侵入中樞神經的疾病後,可確定為良性的熱痙攣。

陳家駒中醫師也於臉書分享,熱痙攣可以分成「單純性熱痙攣 (simple febrile seizures) 」或「複雜性熱痙攣 (complex febrile seizures)」。​​約有九成的熱痙攣,都是屬於「單純性熱痙攣」,依目前的研究來說,可能是體質因素引起,會隨著小朋友的年紀增長而減少發生機率。​剩下僅有一成的熱痙攣則屬於「複雜性熱痙攣」,是腦神經不正常放電所導致,大多是由器質性因素(如:腦炎、腦瘤、癲癇)所引起。​

單純性熱痙攣,需要符合以下三項條件:​

  1. 全身性發作​
  2. 該次發燒只有發作一次熱痙攣​
  3. 發作持續的時間需小於 15 分鐘​

相反的,假如不符合上述之任何一項者,則歸類為複雜性熱痙攣,大部分會呈現「局部發作」,發作時間通常超過15 分鐘,並且在 24 小時內會再次復發 。​

參考資料: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兩眼上吊、嘴唇發紫!4特徵判斷熱痙攣症狀

當孩子發燒並抽搐時,家長難免驚慌,醫師提醍要保持鎮定,觀察孩子發作情形,並記下抽搐時間,對醫生的診斷處理會有所幫助。典型熱痙攣有以下特徵:

  1. 發燒超過38.5°C,常見在39°C或40°C。
  2. 發燒第一天就出現抽搐情形,而且只有1次。
  3. 全身僵硬攣縮、四肢對稱性抽動,常伴隨兩眼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失去知覺等現象。
  4. 抽搐時間通常不超過5分鐘。
典型熱痙攣特徵
發燒超過38.5°C。
發燒第一天出現抽搐情形。
全身僵硬攣縮、雙手雙腳抽動,伴隨兩眼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等現象。
抽搐時間低於5分鐘。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小孩發燒+草莓舌小心3種 傷「心」疾病,專家整理發燒注意事項)


孩子出現熱痙攣症狀怎麼辦?醫:當下先做5件事!

簡醫師分享,熱痙攣無法預防,當孩子突然發作時,照顧者應協助孩子保持口鼻暢通,千萬不要在嘴裡塞入任何物品。此外,孩子熱痙攣發作時,並不會咬到舌頭,切勿直接將手指伸進孩子嘴裡,恐反遭咬傷;如果進食時昏倒,需先看有無食物阻塞呼吸道,若無明顯異物,不必強行取出,以免造成嘔吐反射,導致吸入性肺炎。

陳家駒中醫師也建議,發現小朋友發生熱痙攣的當下,家長應先做幾件事情:

  1. 讓小朋友躺臥在安全的地上或床上,避免翻滾摔落。​
  2. 維持呼吸道之通暢,切勿強行約束或強行打開牙關,讓小朋友側躺可以幫助口水或嘔吐物排出以防流入呼吸道。​
  3. 注意呼吸與心跳是否正常,如果持續超過數分鐘則需立即送醫。​
  4. 測量體溫,如有明顯高燒則給予退燒藥物。​
  5. 清醒後的小朋友,需要持續觀察有無昏睡、嘔吐不止、劇烈頭痛、頸部僵硬疼痛、持續高燒不退、四肢麻痹等現象。​

大多數的熱痙攣發作會自行停止,雖有可能復發,但頻率不高。有研究顯示,已知有熱痙攣體質者,在38°C低度發燒時先預防性給予退燒藥,並無法預防抽搐發生。一般而言,熱痙攣往往有家族遺傳,家長可詢問親戚有無類似情形,如果小時候曾有過經驗,但長大後不再發作,成長過程很順利,大可放寬心,熱痙攣並不會影響正常發育。

較令人擔心的是,熱痙攣也有可能是腦膜炎、腦炎或其他中樞性感染所引起,需做精密檢查,以把握治療時機。此外,局部、不對稱的抽搐屬於「複雜性熱痙攣」,預後較典型熱痙攣差,若6歲後仍持續發生,須做進一步檢查,釐清是否為癲癇。

小時候發生熱痙攣,長大會出現癲癇、後遺症嗎?

根據陳家駒中醫師分享,一般來說,單純性熱痙攣的預後良好,大部分的小朋友在5-6歲之後就不會再發作,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會影響腦部正常的功能,變成癲癇體質或是未來影響學習。​另外,因為有一部分本身是癲癇體質的患者,在幼年時期會以「發燒合併抽搐」的症狀來呈現,較容易與單純性熱痙攣混淆。​

熱痙攣若伴隨下列危險因子,則日後發生癲癇的機率會較高:​

  1. 發作現象為複雜性熱痙攣(下面2-4)​
  2. 發作抽搐時間超過十五分鐘。​
  3. 是否在24小時內超過二次發作。​
  4. 是否為局部發作。​
  5. 小朋友本身發展遲滯或有其他異常的神經學徵象。​
  6. 有癲癇的家族史。​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嬰幼兒染疫、病毒感染咳出狗叫聲是哮吼症狀!出現6情形應緊急送醫)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因為台灣醫療便利,大部分遇到熱痙攣的家長多會送往急診處置,​然而近期的急診環境明顯負荷過度,以下為送到醫院後可能會接受到的醫療處置,希望大家能夠加以理解。​

一般送到醫院,醫護人員優先進行的處理有兩項:​

  1. 退燒藥物處置​
  2. 必要時給予止痙攣藥物(BZD)

後續如果小朋友也沒有再發生熱痙攣現象,則不需過多治療。​若醫師評估有複雜性熱痙攣風險,才會考量進行以下檢查:​

  1. 抽血檢查電解質或其他生化異常​
  2. 腦電圖(EEG)檢查​
  3. 腦脊髓液檢驗評估中樞神經感染​
  4. 電腦斷層、MRI判斷是否有腦部病變​

參考資料: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參考資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新聞稿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