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管署(6/21)公布最新COVID-19公費疫苗施打順序,擴增至10大類對象!此外,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6/22)日宣布配合檢驗封緘作業,可以從7月1日起配發相關疫苗,同步開放9類接種對象施打,其中包括孕婦、65歲以上長者以及郵差、北北基桃的小黃司機等,且不限廠牌!快看有沒有輪到你!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13)上午於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中公布,第三輪疫苗接種意願登記已開放所有18歲以上一般民眾。請符合資格民眾可先行意願登記。如何進行線上意願登記?點我就知道!
COVID-19公費疫苗施打順序對象共有10大類! (2021.06.21版)
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6/20日專家會議,評估接種疫苗相關對象,其中孕婦,因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所以與75歲以上的長者,優先列入第六類對象。陳時中說明,「並沒有強制懷孕婦女,一定要施打哪一個,孕婦還是要跟醫師做諮詢,看怎樣對她是最好,自己也要做一些判斷跟決定。」
另外第七類則同樣是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而新增的第八、九、十類,分別是65至74歲以上的長者及具原住民身份的55至64歲長者、19歲至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的高風險疾病者和患有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者、最後則是50至64歲以上的成人。
陳時中說明,這一批現在在施打的AZ疫苗,仍維持在75歲以上,因為各地方政府都已經規劃好,將按疫苗施打順序的打完,下一波疫苗要發配出去時,就會公布新的順序。指揮官陳時中也說「幾乎可以跟大家確定,65歲以上、孕婦一定會包含在下波分配之內」。
順序 | 說明 | 族群及接種對象 |
---|---|---|
1 | 維持醫療量能 | 醫事人員
|
2 | 維持防疫量能 | 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
|
3 | 高接觸風險工作者 | 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
|
4 | 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註) | 由各該主管機關提具需求說明、預估接種人數及時程,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案申請。再視疫苗進口期程及供應量整體評估提供。
|
5 | 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 | 機構及社福照顧系統之人員及其受照顧者與洗腎患者
|
6 |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 | 75歲以上長者(註2) |
孕婦 | ||
7 | 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 1. 軍人; 2. 軍事機關及國安單位之文職人員; 3. 未執行防疫相關作業之警察; 4. 憲兵; 5.國家關鍵設施必要工作人員(註3); 6. 運輸及倉儲業者; 7.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工與校內工作人員; 8.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 以上對象需報指揮中心同意 |
8 |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 | 65-74歲長者(註2) |
9 | 可能增加感染及疾病嚴重風險 | 1.19-64歲具有易導致嚴重疾病之高風險疾病者2.罕見疾病及重大傷病 |
10 | 感染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 | 50-64歲成人 |
備註: 註1:包含「疫苗生產及疫苗倉儲物流人員」 註2:具原住民身分者分別為第6類65歲以上長者及第8類55-64歲長者。 註3:依「行政院國土安全政策會報-國家關鍵基礎設施領域分類」, 以「能源」、「水資源」、「通訊傳播」及「交通」等主領域, 由該領域主管機關認定之必要工作人員為限。 4.考量交通、氣候及醫療量能,酌予調增離島三縣市分配數量 5.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將視疫情及疫苗供應現況,滾動檢討。 |
▲6/21公布之最新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順序。(圖表/疾管署。)
7/1起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擴大至9類人!陳時中:不限廠牌;快看有沒有輪到你!
▲7/1起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擴增。(圖/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表示,我國於今(2021)年6月18日及6月20日共計進口274萬劑莫德納(Moderna) COVID-19疫苗,預計於7月1日起配送至地方政府衛生局及指定醫療院所。自7月1日起,國內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不限廠牌)擴增如下:
- 第一類對象,醫事人員(包含醫事職登人員及醫事機構非醫事人員)
- 第二類對象,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第一線處理大體之工作人員
- 第三類對象,高接觸風險第一線工作人員
- 第四類對象,因特殊情形必要出國者(因公出國者、外交駐臺員眷、代表國家出國之運動員或選手)
- 第五類對象,包括「住宿型長照機構住民及其照護者」、「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及洗腎患者,以及「矯正機關(構)工作人員」
- 第六類對象,包括75歲以上長者及孕婦
- 第七類對象,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
- 第八類對象,65-74歲長者
- 已完成第一劑疫苗者,可依建議接種第二劑之時間,以同廠牌完成接種。
指揮中心指出,第一批疫苗預計配送110萬劑,係以下列原則核估各縣市分配數量,並配送至各地方政府衛生局或其指定醫療院所:
- 各縣市第五類「居家式和社區式長照機構及身障服務照服員及服務對象」與「其他機構(含矯正機關工作人員)」尚未接種人數
- 各縣市莫德納(Moderna)COVID-19疫苗第一劑已分配數
- 各縣市65-74歲長者30%人口數
指揮中心說明,為確保維持國家及社會正常運作的相關基礎設施不受COVID-19疫情影響,第七類對象需經各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並造冊,列為國家關鍵設施或維持設社會正常運作必要工作人員,並送指揮中心。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符合前述條件並造冊之對象,除了已陸續配送的國防軍事相關人員之外,包括高鐵、臺鐵、油氣水電與通訊等國家關鍵設施必要人員、全國第一線郵務處理人員、國家(含大考)等考試工作人員、高密度接觸孩童的幼兒園與國小安親班教育人員、托育機構人員、各類批發市場與屠宰市場工作人員、科學園區防疫工作人員、媒體第一線採訪工作人員、戶役政系統機房人員等。(如下圖)
▲指揮中心說明274萬劑莫德納(Moderna) COVID-19疫苗之分配規劃、第一批次分配原則與接種對象。
指揮中心表示,針對疫情較高風險的雙北等縣市,從事保母、計程車駕駛、外送員、國道客運司機、貨運司機、傳統市場合法攤商及賣場(含超商)收銀人員等,共計約50萬人,將特別納入此批COVID-19疫苗實施對象。上述對象的疫苗需求量將直接配送至各部會指定醫療院所。另,基於65-74歲長者一旦感染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導致死亡,亦同時開放接種。
指揮中心提醒,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的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
指揮中心強調,依據各國疫苗上市後的安全性監測,曾有報告極少數年輕族群在接種mRNA 疫苗後發生心肌炎等不良反應事件,大多發生在接種後數天內,請民眾在接種mRNA 疫苗後如出現胸痛、喘或心悸等症狀,應立即就醫並說明疫苗接種史。
2021.06.09版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順序! 75歲以上長者6/15開打!
指揮中心9日調整優先接種順序,將「維持機構及社福照護系統運作」及「75歲以上長者」分別列於第五類及第六類對象,並將「經各主管機關認定之關鍵設施工作人員」、「運輸及倉儲業者」、「高中職以下學校教職員工與校內工作人員」及「幼兒園托育人員及托育機構專業人員」列入第七類「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對象。
目前國內存有的疫苗為正在施打的41萬劑AZ疫苗、15萬劑莫德納疫苗,和日前日本政府贈我國的124萬劑AZ疫苗。
其中41萬劑AZ疫苗即將施打完畢,此疫苗的優先施打對象為,雙北地區第一類至第三類未接種過第一劑疫苗之醫事、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者,雙北地區以外縣市則是未接種疫苗之第一類醫事人員,之後會逐步開放至第二、三類人員及機構。現階段還有約三成的第一線醫護人員未施打,大約7萬多人。
陳時中表示,15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今天(6/9)開打,維持第1類專責醫院直接或未直接照顧確診工作人員,為優先接種對象。
另外,日本贈我國的124萬劑AZ疫苗,預計於6月15日開打,除了第一、二、三類人員外,,也開放社福機構、社福照護系統的長者及照顧者、75歲以上長者、洗腎患者、關鍵設施及國防產業必要人員、3000名大學指考人員施打。離島地區則會加強配送比例。(見下圖)
療日子也請你關心:台北市、新北市 85歲以上長者預約疫苗總整理(預約步驟、接種地點)
▲6/9公布之COVID-19公費疫苗接種順序。(圖/指揮中心提供。)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療日子提醒您,為確保疫苗接種安全,建議先前曾經因接種疫苗或任何注射治療後發生急性過敏反應之民眾,接種後請於接種處或附近留觀至少30分鐘,一般民眾則建議至少留觀15分鐘,並自我密切觀察15分鐘,以利即時處置該類急性過敏反應。接種AstraZeneca COVID-19疫苗後28天內,若出現嚴重持續性頭痛、視力改變、癲癇、嚴重且持續腹痛超過24小時以上、嚴重胸痛或呼吸困難、下肢腫脹或疼痛、皮膚出現自發性出血點、瘀青、紫斑等任一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告知疫苗接種史,以利醫師及早釐清病因,並給予適當臨床處置。
療日子也請你關心:疫苗預約系統4步驟一次搞懂!全台第9、10類對象開放意願登記
參考來源:疾管署、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