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相信奇蹟嗎?金曲歌后詹雅雯因罹患帕金森氏症,發現左腦有腦動脈瘤而於去年緊急開腦,結果又發現右邊冒出2顆動脈瘤,本預計要三度開腦,沒想到今(26)日竟於臉書無預警宣布「奇蹟」發生,右邊動脈瘤竟完全消失,此外也於文中表示,當下是整個人呆住,走出診間和妹妹相擁而泣。根據新聞報導,也有腦神經醫師認為此情形「的確有可能」,主要可能性為栓塞本身自己慢慢消失,或是原來檢查時,若是做「核磁共振」(MRI)的血管造影,就有可能是當時的影像不夠精確所致。
腦動脈瘤前兆有哪些?根據衛生福利部110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為第4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而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正是出血性腦中風的主要因素之一。接下來療日子就帶你一起來了解腦動脈瘤發生率、病因,以及該選擇何種手術進行治療吧!
腦動脈瘤發生率、病因?50歲以上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得到!
腦動脈瘤又被稱作「腦袋裡的不定時炸彈」,多發生於40至70歲的人,約佔總發生率的80%。50歲以上的女性發生率較男性略高。動脈瘤的致病因素有:
- 先天因素(胚胎發育時,動脈血管的平滑肌層有缺損。)
- 動脈硬化
- 高血壓
- 血栓
- 感染
- 其他外傷
大部份的顱內動脈瘤多發生在內頸動脈系統,約佔85~95%,其中前大腦交通動脈佔30%、後交通動脈佔25%、中大腦動脈佔20%。至於椎骨-基底動脈系統,動脈瘤的發生僅佔5~15%。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腦動脈瘤會消失嗎?詹雅雯突曝「奇蹟」發生!醫:腦動脈瘤是不可逆疾病)
流鼻血是腦動脈瘤前兆?真相看這裡!
當顱內動脈瘤未破裂時,較不易被發現。最常見的顯現方式是自發性的蛛網膜下腔出血,有時會合併有腦內出血、腦室出血、或硬膜下腔出血。其他產生的症狀如:巨大動脈瘤引起的質塊壓迫效應,顱神經病變(如:動眼神經麻痺,視野缺損,顏面疼痛等)腦梗塞或暫時性缺血、癲癇,和頭痛等。少數幸運的病患是在接受顱內血管攝影或影像檢查時,偶然被發現的。
猜你想療解:(腦動脈瘤會引發帕金森氏症?8問題+2動作有助家中長輩「帕金森氏症自我檢測」)
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後的症狀有哪些?血管收縮嚴重恐至腦腫死亡
動脈瘤破裂會造成所謂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典型症狀是嚴重之爆炸性頭痛,有時也會伴隨頸部僵硬疼痛,類似腦膜炎症狀。而病患腦血管會因血塊刺激產生收縮,一旦收縮厲害造成血液腦灌流不足,便會有中風症狀,輕則嗜睡、無力或失語等神經功能障礙,重則昏迷不醒或腦腫死亡。
腦動脈瘤如何治療?介入性夾除動脈瘤最有效
(一)保守療法
- 再出血率約3~4%(24小時內),出血後一個月內每天1~2%,3個月後每年再出血率為3%。
- 雖然大都建議臥床及血壓控制,但不能單獨以此二者來預防再出血
- Antifibrinolytic therapy 只在某些病患被建議使用來預防再出血,如低危險性血管痙攣的病人和/或適合延遲手術的病人。但使用此類治療常合併較高的腦缺血機率,無助益整體預後。
(二)介入性治療
傳統上,手術是顱內動脈瘤治療的唯一方式,且常於蜘網膜下腔出血三天內施行。隨著更多經驗的累積,以及新治療方式如血管內栓塞的發展,治療的觀念及原則已稍有轉變:
- 使用腦動脈栓塞法預防再出血,如病患的腦動脈瘤如發生在後循環、或以前曾以外科手術治療者、或病患本身有其他狀況使其用外科手術治療時危險性較高者均應優先考慮以介入性神經放射線治療。
- 手術治療顱內動脈瘤 以外科手術夾除顱內動脈瘤是最有效減少再出血的方法,。一般情況較佳者可考慮early surgery。wrapping或coating顱內動脈瘤或不完全夾除顱內動脈瘤,可能導致再出血的危險性增高。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療日子特別提醒您,如遇突發性頭部劇痛時,別忘了找神經外科專科醫師診治,平時也應定期做健康檢查,身體健康由你掌握!
療日子也請你關心:腫瘤科醫師吳教恩:瞭解療程是成功抗癌的第一步!並給予患者治癒的信心
參考來源:腦袋裡的不定時炸彈-腦動脈血管瘤|高雄榮民總醫院、婦人腦動脈血管瘤破裂 手術救命|衛福部南投醫院、開腦併即時檢查 成功夾除腦動脈瘤|台北慈濟醫院、顱內動脈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
圖片來源:翻攝自詹雅雯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