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失調恐增中風、罹癌風險!自律神經失調症狀看什麼科?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

經常求醫問診卻找不到半點毛病?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了,自律神經是身體的指揮官,若長期失調,除了會面對五花八門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因而增加中風、癌症風險!千萬不可小覷。

自律神經失調並不少見,根據臨床推估,超過六成上班族罹患自律神經失調卻毫無病識感!包括魏蔓、大S、陳勢安等知名藝人都曾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療日子邀請「國睡局」為大家講解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後果,以及因應之道。另外,如果不確定自己身上的毛病是否為自律神經失調,可以透過一張問卷來初步判斷,及早就醫控制。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千奇百怪,且可能檢查不出病因

壓力大、頭痛、睡不好、焦慮、胸悶、心悸?身體出現這些症狀卻檢查不出疾病。當心!你可能是自律神經出了問題。你可能不太瞭解自律神經是什麼,自律神經負責調節功能,包含呼吸、心跳、體溫及消化等都受其控制,而自律神經又分成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

  • 交感神經:受到外界刺激或壓力時,交感神經會讓器官進入備戰狀態,產生血壓上升、心跳加快、流汗增加等現象。

  • 副交感神經:當刺激或壓力過後,扮演督促休息的角色,使心跳減慢、流汗減少,讓身體趨於平靜。


國睡局提醒您:當自律神經不自律,就是生活品質低落的開始;如果狀況太嚴重建議找專家諮詢、治療,因為自律神經若長期處於失調的狀態,容易導致睡眠障礙、腸躁症、心血管疾病,嚴重的話更可能引發憂鬱症、腦中風及癌症。

自律神經失調看什麼科?

相信有很多人想問:「自律神經失調看什麼科呢?」根據《好健康》月刊,嚴格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不是正式名稱,它其實是「一種現象」,而不是疾病。

「找不到確切病因」是自律神經失調患者最大的共通點,比如患者在緊張、鬱悶時,發生胸口悶等不適而去掛心臟科,經過檢查卻找不到問題,此時醫師若說患者不舒服是因為精神心理因素所引起,民眾大多很難接受,就會稱之為自律神經失調。

如果懷疑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最好針對主要症狀去找相關專科做檢查。比如胸口悶的人應該掛心臟科,有腹瀉問題則掛腸胃科。若查不出特別原因,且剛好自己有情緒困擾時,就可考慮看精神科(身心科)。

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容易嗎?從調整生活開始做起

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見的病因是憂慮、焦慮、緊張等心理因素,影響到身體的反應,也就是所謂的身心症。除了找專業的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做治療,平時也要做好情緒與壓力的調適,建議

  • 規律運動養成:維持一星期3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運動習慣。

  • 保持正常作息與飲食習慣:規律的作息可以維持生理時鐘的運作,並均衡攝取營養,避免過量飲酒或攝取過多咖啡因。

  • 尋求紓壓管道:可多找尋紓壓管道,如郊外踏青、培養個人興趣等來紓壓。

  • 學習放鬆技巧:例如腹式呼吸、冥想或肌肉放鬆法等都對身心調適有所幫助。


另外,也可以透過一些穴道來調節自律神經,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醫務長邱榮鵬表示,中醫針灸常用「內關」、「神門」、「三陰交」、「百會」等穴位,可養心安神,大家可自行找尋穴位來按摩,建議在舒服狀況時進行,每次按10~20下,每下停留幾秒至稍有痠脹感即可,反覆持續約2分鐘。切記不要常壓、久壓。

其他常用穴位集中在脊椎兩側的膀胱經及循行脊椎的督脈。可洗澡時利用蓮蓬頭熱水沖打背部來達成放鬆效果。但建議別用強力水柱,以免造成局部組織發炎。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晚上失眠、白天想睡覺!自律神經失調飲食怎麼吃?營養師6招穩定交感神經)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難以捉摸,如果感到懷疑又不確定,可向精神科(身心科)醫師做自律神經失調檢測,盡早確認與針對自律神經失調治療,以免越拖越嚴重,才不會導致身體狀況日漸嚴重,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或癌症等可怕疾病。

療日子延伸推薦:(自律神經失調會便秘?每天早上做這件事就能輕鬆緩解)




本篇文章轉載自:國睡局 原文名稱為:我們與自律神經的距離 : 比你想的還要近 !


參考來源:全民健康基金會│渾身不適!自律神經失調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教你啟動自癒力


圖片來源:123RF、國睡局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