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攀升!血氧監測是居家照護重要指標,血氧機怎麼看?≧95%為正常

血氧機怎麼看

本土疫情持續攀升,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曾表示,血氧監測是居家照護的重要指標。但血氧機怎麼看是真是假?監測血氧數值怎麼做?陳志金醫師曾在臉書教大家分辨血氧機真假的3個關鍵步驟。以下療日子帶大家來瞭解辦別血氧機真假的方法,以及新冠肺炎患者血氧監測的注意事項。


血氧機怎麼看?血氧濃度≧95%、心跳60-100次/分鐘為正常

根據疾管署COVID-19 病人血氧監測注意事項指出,血氧濃度計是一種幫助監測血液中氧氣濃度的設備。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監測,只需要幾秒鐘就可以知道血氧濃度。那麼血氧機數值怎麼看?多少才是正常?

疾管署指出,血氧濃度計顯示出來數值會有 2 個。一個是 SpO2,也就是血氧濃度,正常值為≧95%。另一個數值是 PR,也就是每分鐘心跳次數,正常值為 60-100 次。您的血氧濃度和心跳速率可能會受到您的活動或整體健康狀況有所不同。

血氧濃度  建議
≦92% 立即聯繫所在地衛生局或 119。
93%至 94%  聯繫所在地衛生局或 1922 專線;緊急狀況請連絡 119。
≧95%  屬於正常,可按時監測血氧濃度。

▲當血氧濃度小於或等於92%時,請立即聯繫所在地衛生局或119。(表格:療日子整理。資料來源:疾管署。)

如何使用血氧濃度計?疾管署列出以下5步驟:

步驟一、請先詳閱使用說明書,並依說明書之指示進行操作與保存。
步驟二、夾在手指末端做測量(建議使用食指,手指甲向上)。
步驟三、等待螢幕顯示血氧濃度(SpO2)及心跳速率(PR)。
步驟四、如果螢幕沒有顯示監測結果建議處理方式:

  1. 可能是手指太冷,建議搓揉手指末端,增加血液循環,再次測量。
  2. 可能是手指潮濕,建議將手指擦乾。
  3. 可能是因為擦指甲油或人工指甲,須先卸除才可測量。
  4. 建議更換手指(避免使用拇指)。

步驟五、將血氧濃度與心跳速率紀錄於血氧濃度日誌


3步驟分辨血氧機真假!觀察運動前後心跳差距

陳志金醫師於臉書表示,媒體報導感染新冠肺炎會有「快樂缺氧」(即隱形缺氧)的情況,導致日前民眾一窩蜂購買血氧計。不過,假貨事件層出不窮,該如何分辨血氧機真假?血氧機怎麼看?陳志金醫師教導大家以下3個步驟:


步驟一:血氧機使用在非生命物體上無效

「真品只有夾在人的手上或腳上,才會有數字顯示」,如果夾在非生命體上還能看到有數字在跳動,那就是假的血氧機。

▲血氧機分辨真假步驟一。(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


步驟二:心跳數值會依身體狀況而改變

可以判斷運動後的心跳要比靜止時明顯升高,如果差距不大就是假的!以陳志金醫師自身為例,跑步完後實測的心跳數字為123,平常休息時大約為每秒70下,陳志金建議,可以簡單原地跳繩後,測試心跳數字是否提高,如果沒有加快就代表這個血氧計也是假的,因血氧機上的數字是會隨著身體的狀況而改變。

▲血氧機分辨真假步驟二。(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


步驟三:閉氣後 血氧會下降

陳志金實測,大約閉個34秒(閉氣多久血氧才下降,因人而異)。血氧從98%降到95%。恢復呼吸以後,血氧還在持續下降至81%,然後才回升。陳志金醫師解釋,這其實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心臟要把血液送到指尖,是需要「時間」的。

當肺部的氧氣已經下降到81%,可時此時的指尖仍然顯示的是20秒前的肺部血液的氧氣濃度95%。肺部已經下降到 81%的血液,經由心臟收縮,送到指尖已經是20秒以後的事了,所以會在20秒以後顯示81%。陳志金也提醒大家別被嚇到!這個現象不是機器壞掉,也不是因為是仿冒品,而是真品應該有的現象。

陳志金也表示,仿冒品為了取信於你,設計一個會跳動的數字,例如:血氧96%-99%之間隨機跳動,心跳在70左右變化。如此很容易就會騙過一般人。但是,只要知道血氧計一定要隨著身體的變化而變化,製造幾個「生理變化」來測試,就能分辨真假了!

※療日子提醒您:有心血管或肺部疾病者,請勿嘗試!閉氣時間也不要太勉強!量力而為就好!



▲血氧機真假步驟三。(圖/翻攝自Icu醫生陳志金)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食藥署提醒,民眾自行購買國外個人自用之醫療器材,因其產品安全及有效性未經審查,且考量醫療用血氧機,後續有維修校正之需求,故建議民眾於國內實體通路之醫療器材販賣業者(如藥粧店、醫療器材行)或藥局,購買已領有醫療器材許可證或專案核准之產品,以保障使用安全。再次強調,如須由醫師或專業人員操作之醫療器材(如:說明書載明須於醫院使用之血氧機),則不符合民眾得申請輸入專供個人自用之醫療器材規定。


療日子也請你關心:
居家有呼吸困難、血氧低怎麼辦?「這姿勢」自救!但4種人不可做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Icu醫生陳志金疾管署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