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著「好好聊日子,一起健康過日子」的『好好聊日子』推出健康專題特輯節目,邀請過往旅遊世界的李秀媛擔任主持人,這集節目主要探討的是「延緩關節退化 擁有元氣績優「骨」的主題。正常人的膝關節每天要動至少 2000-3000次,平均每年要動大約100萬次,不顧好怎麼可以!像前陣子爆紅的「16蹲」,網路上也有不少長輩在跳,可見只要擁有健康的膝蓋,不管什麼年紀,人生依舊是彩色的。那日常生活中關節退化怎麼保養?本集節目邀請藝人沛小嵐、生技達人、物理治療師林昭印、珠寶專家廖文良與安親班石老師,一起探討退化性關節炎的相關問題,並提供一些居家保養運動及營養補充建議,協助觀眾維持關節健康,避免關節退化。
關節退化怎麼保養?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5大族群
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族群包括以下幾類:
●年齡: 關節通常在35歲後就開始逐漸退化,50歲以上人口的退化比例為2到3成,70歲以上更高達7成。
●職業: 工作需要長時間使用膝蓋、反覆蹲跪或搬重物的人,例如節目中提到的案例,小吃店老闆因長期久站和蹲著洗菜,導致退化性關節炎。
●運動習慣: 未經專業指導進行運動,或採用錯誤的登山姿勢,都可能增加關節負擔,誘發關節炎。
●體重: BMI值大於24以上的人,膝蓋承受的重量過重,更容易導致關節退化。
●性別: 女性因為賀爾蒙分泌的影響,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機率高於男性。除了以上所列,老化、錯誤姿勢以及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都可能誘發關節炎。
常見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部位?
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部位不僅限於膝蓋,林昭印物理治療師的說明,統計學上各部位發生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分別為:
●膝關節:約 50%
●髖關節:約 25%~30%
●手指關節:約 30%~40%
●脊椎:約 30%至 40%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可能同時出現多個關節都退化的情況。
關節退化怎麼保養?關節退化症狀有哪些?
當關節開始退化時,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特別是在活動時或長時間不活動後,關節可能會感到疼痛,尤其是在早上起床或長時間坐著之後。關節活動範圍變小,活動能力下降,特別是長時間不活動後。關節可能出現腫脹,並且在活動時感到僵硬。關節活動時可能會聽到喀喀聲或其他聲音。腿型可能會越來越「O 型」,這是因為關節退化導致變形。
關節疼痛 | 活動時或壓力下關節疼痛,休息後有所緩解 |
關節僵硬 | 特別是早晨起床或長時間不活動後感到關節僵硬 |
關節腫脹 | 關節可能會腫脹,並出現熱感 |
活動受限 | 關節活動範圍縮小,活動能力下降 |
喀喀聲 | 關節活動時可能聽到摩擦聲或感覺到摩擦 |
想知道自己的膝關節是否健康,物理治療師教你如何自我檢測!
根據下方表格進行自我檢測,如果您發現有任何異常,建議您諮詢醫生或物理治療師以進行進一步的評估和診斷。想知道自己的膝關節是否健康,可以透過以下方法自我檢測:
關節退化評估表 超過三項即為(高危險族群) |
膝蓋內側疼痛 |
膝蓋腫脹 |
蹲下困難 |
膝蓋後側肌肉疼痛僵硬 |
變天-膝蓋痛 |
走路無力、會痛 |
資深藝人沛小嵐分享自身情況 補充「蛋白聚醣」與運動來幫忙
藝人沛小嵐在節目中分享十幾年前曾經歷膝蓋劇痛到無法走路的經驗,當時甚至痛到要用爬的才能移動。為了改善膝蓋問題,她曾嘗試補充鈣片營養品,但效果不顯著。 後來才了解到關節問題需要從軟骨下手,並開始補充蛋白聚醣。在補充蛋白聚醣後,她感覺活動起來更輕鬆,活動力也增加了。而且之前沛小嵐表示她很怕天氣變化,特別是變冷或下雨時,膝蓋會感到痠痛無力,甚至會突然不舒服。為了保護膝蓋,她會使用除濕機保持室內乾燥,並補充含有膠原蛋白、蛋白聚醣、維他命D和鈣的營養品。雖然兒子經常提醒她要多運動,但因為之前膝蓋受傷的經驗,她不太敢運動但經過物理治療師和生技達人的說明後,會嘗試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
珠寶專家廖文良曾為椎間盤突出所苦 為自己與媽媽準備「蛋白聚醣」營養品 讓營養不流失
珠寶專家廖文良也分享,去年他不慎從屋頂摔落,導致後腳跟和腳底板骨頭碎裂,雖然骨頭自行癒合,但劇烈撞擊卻造成後遺症。後來他在運動時會感到後腳跟的筋發出「啪啪」聲,就醫後發現是「椎間盤突出」。 醫生建議他要注意保養骨質,避免提重物和久站,並攝取營養品。他就開始補充含有「蛋白聚醣」的營養品,發現「啪啪」聲漸漸消失,身體也更加活動自如。他現在勤練瑜伽,甚至可以倒立。廖文良表示他的母親有骨質疏鬆的情況,走路開始駝背,他以此為警惕,開始注重保養身體,並幫母親購買含有蛋白聚醣的營養品,現在母親的行動力比以前好很多,可以常常和家人出門旅行。
關節使用頻率高,達人分享如何保養與預防關節退化
生技達人高紹庭營養師分享,關節退化的原因就像汽車的避震器一樣,如果經常煞車或過度使用,避震器就會提前報銷。關節也是如此,如果關節液流失,軟骨之間的緩衝物質就會減少,導致軟骨之間的摩擦力變大,距離變小,進而造成軟骨磨損,最終導致關節炎。蛋白聚醣的功能就像箍圈一樣,可以將關節液中的水分、膠原蛋白等營養素鎖住,維持關節液的正常功能,就像保護避震器一樣,讓關節能夠正常運作。因此,補充蛋白聚醣以及其他關節所需的營養,並適度運動、控制體重、避免外傷等,都有助於保養關節,延緩關節退化,就像好好保養汽車的避震器一樣,才能延長使用壽命。
※關節液主要由水、蛋白聚醣、第二型膠原蛋白和玻尿酸等成分組成。關節液的主要功能是供應關節軟骨的營養以及潤滑關節,同時也作為關節軟骨的緩衝物,保護關節免受衝擊。
吃對蛋白聚醣 讓營養「聚」在一起
舉例來說,關節就像是一個橡木桶,關節液就是木片,蛋白聚醣是箍圈將膠原蛋白、水分等營養鎖在裡面,攬牢牢顧緊緊的,上下都需要圈住,關節就不容易塌陷,如果沒有這個箍圈圈住,補進去的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也起不了作用,這樣一來,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和關節液都會流失掉,而蛋白聚醣的功能就是讓營養素「聚」在一起不流失,這樣補進去的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維他命 D、鈣...之類的養分才有用。
補對蛋白聚醣 內外都Q彈
而生技達人高紹庭營養師也分享,身體每個地方都需要有膠原蛋白、玻尿酸,因此不只在關節裡面要有像這樣的小木桶,臉皮膚也有需要蛋白聚醣,把養分攬牢牢鎖緊緊,這樣皮膚才能像嬰兒般Q彈。 關節裡面也有很多小木桶,也要靠蛋白聚醣這個橡木桶般的箍圈鎖起來,補充營養保健品才能讓營養素留住。人體的全身都需要膠原蛋白,不管你是補充第一型還是第二型膠原蛋白、都需要有蛋白聚醣把它們聚在一起,才能有效吸收。
蛋白聚醣怎麼補充才到位?選蛋殼膜萃取、與美國原裝來源
可以補充高單位的蛋白聚醣,也就是有500mg以上,且在市面上挑選產品時,一定要認明美國原產地而且蛋白聚醣來源要選擇由蛋殼膜萃取的,這樣一來比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和葡萄胺快上幾十倍。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補充蛋白聚醣時的注意事項:
●選擇原產地明確、有專利的產品。
●選擇含量500mg以上的產品。
●選擇由蛋殼膜萃取的蛋白聚醣。此外,節目中也提到,蛋白聚醣的功能是讓營養素「聚」在一起不流失,補充蛋白聚醣的同時,也可以搭配非變性二型膠原蛋白、維他命D、鈣等營養素一起補充,才能達到更好的保健效果。看完本篇內容與節目相信觀眾對於關節的保養應該更有概念了,祝大家都能照顧好自己的關節,擁有更健康自在的生活!
療日子推薦延伸:骨質疏鬆女性罹患機率高?這些營養讓你減緩流失,好好聊日子健康專題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資料來源:好好聊日子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