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該買幾台除濕機?除濕機推薦怎麼挑?終於度過了雨聲不斷的冬季,好不容易可以喘口氣曬曬太陽,卻又要面對梅雨季節的來臨,一名網友在mobile01論壇發文,好奇詢問「家裡都有幾台除濕機?」,並表示每次需要的時候都會覺得除濕機很不夠,但因為平常也沒那麼常用,「想請問大家一般家裡都是買幾台除濕機啊?」,許多網友也紛紛跳出回應。
但回到問題本身,會不會是因為當初買的機型除濕效果不好,或是挑錯除濕速率?想找出最高CP值的除濕機,你真的挑對了嗎?
除濕機推薦大評比!機型種類、除濕速率這樣挑
台灣濕度高,只要連日下雨家裡就會出現發霉、衣服乾不了等問題。此外,環境濕度太高也容易引發鼻子過敏、支氣管炎、濕疹、皮膚炎甚至是黴菌感染如香港腳、私密處感染等諸多問題,對身體的影響不容小覷!相信追求效率的你,除濕機當然也要好好慎選,療日子為您整理評比選購條件,教你挑出最適合自己的高效除濕機!
1.機型種類
壓縮機式 | 除濕輪式 | 電子式 | |
原理 | 透過壓縮機將冷媒壓縮,使空氣冷卻,空氣中的水分會被冷凝成水滴收集進水箱。可分為A式與B式,由於B式有除霜功能,在台灣市面上較多。 | 利用多孔材質吸附空氣中的水氣,並將乾燥空氣排出,再透過加熱器將除濕輪中的水氣蒸發出來,並收集至水箱內。 | 使用電子製冷晶片,利用電位差產生冷卻效果,讓空氣中水分氣冷凝,以達到除濕的效果。 |
優缺點 | 較便宜、不耗電;但聲音與體積較大。 | 較安靜、小巧、不需要冷媒也不用倒水,且適用於各種溫度;但相對較貴、耗電、通常會使室內溫度上升。 | 適用較小的空間,如防潮箱、除濕盒等。 |
2.坪數/除濕速率
除濕機越大越好嗎?每日除濕量怎麼挑?買太大不僅較貴又耗電,買太小又除不乾!在挑選時配合室內空間大小,選購適當除濕能力的除濕機來除濕,不但符合經濟效益,又能兼具舒適與除濕功能。
一般挑選除濕機的計算公式為「坪數×3.3×0.24=每日最大除濕量」;或使用更簡單的方法,直接以坪數對應一日除濕公升數,例如5坪就選5公升/天、10坪選10公升/天。此外,若是家中習慣將窗戶打開通風者,建議需要購買額定除濕能力更高的除濕機。
備註:一坪是 3.3 平方公尺,每平方公尺每天可除 0.24 公升。
3.耗電量/節能
除濕機使用時間較長,因此機器的省電與否是非常重要的!建議大家除了可以研究「消耗電功率(W)」 (功率越小,電器出力越少,耗電量越低)外,另一個需要考量的是能源因數值,此數值越高越省電,其定義為每度電能夠除濕產生的水量。根據能源局建議,在汰舊換新購買電器及燃氣器具時,一定要選擇能源效率高的產品,尤其可參考產品上所張貼的「能源效率分級標示」,級數越小越節省能源。
參考資料:台電月刊
此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臺南分局也分享選購及使用除濕機的小技巧:
1.消費者在選購除濕機除了節能考量外,要認明標準檢驗局檢驗合格,在商品本體有貼附「商品安全標章」。
2.選購時檢視廠商名稱及地址、電器規格(如:電壓、消耗功率或電流)及型號等各項標示是否清楚。
3.確認包裝內是否附有使用說明書,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尤應注意說明書中所列之警告、安全注意等事項。
參考資料: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臺南分局
你家的除濕機安全嗎?快確認是否為瑕疵型號!
近幾年疑似瑕疵除濕機所引發的火災不斷傳出,內政部消防署也提醒大家,挑選除濕機注意型號並正確使用,才能遠離火災、安全有保障。
如何避免瑕疵除濕機釀禍?市面上的瑕疵除濕機品牌、機種相當多,數量多達幾十款,但瑕疵品召回率仍然偏低,目前仍有部分除濕機機種需要召回檢修,大家可以透過經濟部商品檢驗局-商品安全資訊網,來檢查家中的除濕機是否為應召回的機種,如果是,應該盡快與廠商聯絡檢修,同時在沒檢修好之前要暫停使用,以免瑕疵的電路板可能在使用時產生自燃的風險。
除濕機怎麼用?避免3大NG行為
長期使用除濕機免不了會有機體過熱等問題,如何正確使用除濕機,除了使用應詳閱使用說明書中所列的警告及注意事項,也要提醒您注意以下事項:
1.除濕機不可在密閉空間使用(如衣櫥或更衣間等),更不可拿來烘乾衣物及覆蓋,附近應保留適當的通風空間,以免造成機體散熱不良。
2.避免長時間連續使用或在無人看管及晚上睡覺時使用;若要長時間離開使用場所時,應關閉電源並將插頭拔離電源插座。
3.使用專用插座,不要用延長線。並隨時注意電器狀況,若有故障現象發生,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聯絡廠商指定之維修站辦理檢修,切勿自行更換零件或拆解修理。
參考資料:內政部消防署全球資訊網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移動除濕機有眉角,留意2重點!想提升除濕機效率,先了解五大迷思)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想避免濕熱難受,除了參考除濕機推薦,選購優質除濕機,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也分享趕走濕氣四妙招:
1.檢查漏水:定期檢查天花板、牆壁或水管的漏水情況。
2.清理積水:定期清理家中盛水容器(冰箱等家電水箱)。
3.家電熱機:打開家電,用電器產品本身熱度驅散濕氣。
4.除濕用品:咖啡渣、蘇打粉等能有效吸濕還可再利用。
參考資料: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參考資料:經濟部標準檢驗局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