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電子耳」助跨欄金牌少女許樂為台爭光!手術黃金時期為何時?

人工電子耳

WHO曾在「世界聽力報告」中預測,至2050年全球將有近25億人會有某種程度的聽力受損,相當於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若未採取行動,至少會有7億人會嚴重到必須接受治療。而台灣更面臨著高齡化浪潮,以及年輕人長期暴露在休閒娛樂噪音中等問題,對於人工電子耳的政策推動及補助,都需要更積極的重視與面對。

人工電子耳在台三十年!為「重度聽障」醫師找回天職

自1992年電子耳正式進入台灣,至今已在台30年,透過產官學界及醫療團隊的努力、社會福利政策的補助,以及公益團體的捐贈與推動,總計已讓3,000位過去無法從助聽器獲得幫助的極重度聽損患者重返「有聲之路」。

然而,全球第一位戴著電子耳的耳鼻喉科醫師–林口長庚耳鼻喉部喉科主任李立昂醫師,也與大家分享,自己從重聽到後期完全聽不到患者說話,並走向電子耳治療的心路歷程。

當原本就患有重度聽力障礙的李醫師,在新冠疫情期間,因全民戴上口罩,而失去了讀唇線索之時,聽力也在此時垂直下降,直到喉疾病患扯嗓喊道「醫師你是不是聽不到?」,挫折感也頻頻襲來。就在去年,李醫師將自己的耳朵交給了師長吳哲民醫師,一次順利的電子耳手術讓他完全恢復了自信與無法言喻的喜悅。除了繼續以醫術造福患者之外,李立昂醫師也不時用自己的經歷建立患者面對疾病的勇氣。

人工電子耳 李立展醫師
全球首位植入人工電子耳的耳鼻喉科醫師-李立昂醫師

2022巴西聽奧女子跨欄金牌選手許樂 在田徑場上為台爭光!

電子耳不僅對許多患者來說,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甚至創造了「為台爭光」的機會!今年巴西聽障奧運我國代表隊再創佳績,其中首次參賽聽奧的許樂即包辦了女子100公尺跨欄金牌以及女子100公尺銅牌兩項榮耀,不僅是名副其實的台灣之光,還成為了聽障女子100公尺跨欄的世界紀錄保持人。

對於在訓練的過程中會如何克服包含在聽力及平衡上的困難,許樂表示要特別感謝教練及隊友的包容,包含在訓練時講解技術及注意事項時,會不厭其煩的重複提醒,其他部分也會藉由自身的經驗做推測。此外,在訓練的過程,因為聽力問題會影響到跑步時的平衡,所以針對這方面也會在訓練的過程做更多的平衡練習,透過一次一次的訓練讓平衡感可以更跟得上一般人。

在換上電子耳最新的語言處理器後,許樂覺得非常開心,不僅聲音更清晰,體積也變得比較輕巧,甚至可以直接透過藍牙連接手機,聆聽她喜歡的音樂。而談到未來目標,許樂也表示不僅正在為了前進杭州亞運努力練習,同時也希望能夠藉由自己讓更多聽障朋友知道,聽障患者在人生中還可以有更多不同的選擇、挑戰。

人工電子耳 許樂
巴西聽障奧運會金牌選手 – 許樂

最適合植入電子耳的黃金時期為何?高齡患者會增加風險嗎?

長庚紀念醫院吳哲民教授表示,電子耳植入手術會依照聽損程度做評估,若是中重度的聽力障礙或許可以用助聽器就足以辨別聲音,但若是僅能分辨超過90分貝或甚至70分貝以上的聽損者,因為語言辨識度較差,可能超過60-70%的句子都無法辨識,這時就會需要考慮電子耳的使用。雖然少數聽損者會因為內耳畸形較嚴重、聽神經萎縮、認知功能障礙等情形,會較難進行電子耳手術,但電子耳的使用對於大多數聽損者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幫助,也算是聽損治療的最後一線。

對於先天性聽障者來說,最適合植入電子耳的黃金時期會建議在3歲前就進行手術,而最遲則不建議超過5歲。然而根據衛福部統計,聽覺機能障礙者65歲以上占了7成,但吳醫師也表示,對於有經驗的醫師來說,65歲以上或是年齡更高的聽障患者,在執行上並不會增加困難度,風險也沒有明顯增加。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重聽年輕化恐提早失智!快做重聽測試看聽力是否退化?5原則預防聽損)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使用人工電子耳與助聽器有哪些差異?

吳醫師也分享,在熟悉電子耳使用之後,許多患者都曾表示,電子耳的音質比助聽器更好,也更加地清晰。此外,兩者最大的差異是,助聽器對於較遠的距離會聽得不夠清楚,電子耳則較沒有距離上的限制,與一般人能夠聽到的距離遠度是差不多的。

仍有許多聽損者對於是否需要進行電子耳手術,還是會抱持著猶豫不決,但吳醫師說明,自己目前親手開過130-140成人患者的電子耳植入手術,有90%以上的患者都能看到效果。且對於成年人來說,許多人在開頻過後馬上就能夠聽到80-90%的聲音,最遲在術後3-6個月就能夠看見效果。但也要注意,在完全聽不到的情形之下,不建議超過十年後才選擇手術,以避免效果大打折扣。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採訪醫師:長庚紀念醫院吳哲民教授

資料/圖片來源:活動主辦單位提供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