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鞋、氣墊鞋容易扭傷!骨科醫師教你如何挑選鞋子&使用矯正鞋墊

如何挑選鞋子

如果隨便亂買鞋,可能會使足弓不穩定、足踝容易扭傷!而足弓不穩定的患者,則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矯正鞋墊,才能發揮最佳矯正助益!但好鞋子怎麼挑?怎麼挑選適合自己的矯正鞋墊呢?以下療日子請佑達骨科診所院長 蔡宗穎醫師來教大家如何挑選鞋子與矯正鞋墊。


如何挑選鞋子?

如何挑選鞋子是常被忽視的學問。蔡宗穎醫師表示,台灣流行窄版的鞋款,偏偏國人腳型普遍偏寬,若經常穿窄版而不適腳的鞋子,再加上鞋底太軟等缺點,恐怕會導致足弓不正,並衍生出全身「代償性」筋膜紊亂的問題。下圖為一雙「好鞋」應有的樣子。

※什麼是代償?簡單來說,就是「當身體某部位出現狀況,身體用其他部位來取代其功能」,例如深層腹部肌群強度不足,身體會徵召淺側腹部肌群出力,「代替深層肌群的功能」;代償可能會造成肌肉疲勞、緊繃、受傷等後果。


挑鞋子「款式」有6要點

1. 鞋子固定方式:選擇以鞋帶綁緊、魔鬼氈反折固定的鞋款,比較穩定;不要選寬鬆、容易穿脫的懶人鞋,否則行走會不穩定。下圖為錯誤示範:

2. 鞋後跟:選擇鞋後跟牢固的鞋子為宜;若選擇帆布鞋等後跟軟趴趴的鞋子,雙腳容易不穩定而扭傷。下圖為錯誤示範:

3. 鞋底:建議選擇實心硬底,不建議氣墊、膠底及空心軟底;若鞋底太軟無支撐,會引發或加劇足弓塌陷情形,恐造成全身筋膜紊亂而全身痠痛。下圖為錯誤示範:

4. 鞋底弧度:鞋底後1/3處最好有個弧度(下圖左手食指示意處),這種設計有避震、緩衝的效果,可保護足底筋膜,比較不會發生足底/足跟筋膜炎;盡量不要選全平鞋底,如下圖錯誤示範:

5. 楦頭:楦頭要寬,這樣才容易穩定,腳不易翻船,尤其是有拇趾外翻、足弓扁平塌陷、趾甲受擠壓變形、下肢水腫等情況的人,更需要寬楦頭的鞋子。下圖為錯誤示範:

6. 鞋子前1/3摺痕需明顯:穿鞋走路一定會產生凹折,鞋子凹折宜發生在前1/3處,若凹折發生在鞋子中央,容易造成左右足弓扭傷。下圖為錯誤示範:


鞋子「尺寸」選擇有4關鍵

試穿鞋子時,建議將鞋墊取出,然後腳丫子踏在鞋墊上站立,腳後跟和鞋墊後緣切齊,接著逐一觀察以下4點:

  1. 長:以最長的腳趾頭為基準,腳尖前方可預留一個拇指的寬度,腳趾可輕鬆活動。
  2. 寬:鞋墊寬度(楦頭)要和腳掌最寬處一致,避免受到擠壓不穩定。
  3. 服:後跟弧形要服貼鞋墊內襯,後跟不宜狹窄。
  4. 穩:買鞋試穿時,可將眼睛閉上並試著保持平衡,同時施加壓力看看是否身體會搖晃不穩定,這是最簡單的測試法。也可搭配「平衡測試」做更精確的評估。


如何正確使用足弓矯正鞋墊?


挑選具備「訓練」及「矯正」效果的「足弓矯正墊」

如果足弓已發生歪斜,且造成全身性代償症狀,建議尋求專業治療,評估是否需要量身訂做矯正鞋墊。矯正鞋墊不宜自行購買,因為市面上大部分的足弓矯正鞋墊只能做到支撐,但無法平衡兩腳壓力,如此無助於矯正不平衡的足壓。

好的矯正鞋墊須利用有彈性的材質,讓使用者在行走、運動時,藉由鞋墊的彈性來訓練腳底板肌肉,因為筋膜跟骨骼會記憶鞋墊的形狀,所以過高的足弓會慢慢降低,而扁平足則可以穿出足弓。

矯正效果的鞋墊,需滿足2個條件:

1. 立刻矯正:若矯正鞋墊適合自己,試用時可立刻感受到重心平衡;適合自己的矯正鞋墊,可讓腳部肌肉穩定,進而穩定身體重心。請參考以下「平衡測試」的影片:

2. 矯正後,足壓逐漸達成平衡:穿之前需測量雙腳足壓,穿了一段時間(約半年到一年)後,可再測量一次,若是有效的矯正鞋墊,原本左右不平衡的壓力點及塌陷處,會逐漸改變恢復平衡,如下圖所示: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請專家評估最重要

如上所述,「足弓矯正」需要專業的評估檢查、擬定治療方法,建議不要自行購買矯正鞋墊「自救」,建議先尋求專業治療

請記得:「足弓矯正墊必須配合結構良好、穩定的鞋子」,才能有效訓練足底足弓肌群,穩定身體重心,重新分配身體壓力,以達到全新的平衡。患者自身也要運動訓練,訓練足底肌肉,才能盡快平衡穩定足弓,擁有健康的雙腳與身體。


療日子延伸推薦:如何選擇合適的鞋子?除了合腳還要注意3原則 鞋子太小可用2招調整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篇文章轉載自:蔡宗穎醫師  原文名稱為:如何挑選【鞋子】& 使用【足弓矯正鞋墊】?

圖片來源:蔡宗穎醫師、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