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頸椎治療無效?復健名醫提出「4大關鍵+疼痛日記」讓治療變有效

為何頸椎治療無效

因為很多人站坐姿不良,加上手機導致的長時間「垂頭喪氣」,頸椎疾病越來越普遍,許多人在進行保守治療,甚至手術後,卻感覺沒什麼改善,「為何頸椎治療無效?」成為許多網友討論的議題。

以下療日子引用聯新運動醫學中心主任 林頌凱醫師著作《頸椎全書:頸椎生病,疼痛就來!3C產品讓你的頸椎提早退化。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來跟大家解釋「為何頸椎治療無效?」以及該抱著哪些正確的觀念,才能與醫師高效溝通病況,讓治療變有效。


為何頸椎治療無效?

台灣醫療技術具高水平,只要是「對症」的頸椎病手術治療,就算問題沒有完全解決,患者的症狀大多能獲得相當程度的緩解。那麼為什麼有些人術後還是非常不適或是覺得改善有限,不如預期?

首先,我必須幫外科醫師說句話,頸椎手術要開失敗很難。然而,「手術有沒有『對症』」是個問題。一個人的身體用上幾十年,送去照頸椎X 光,醫師至少都能挑出3個左右的狀況來提醒患者,但這些顯現在影像上的狀況可能只是潛在的問題,不見得會產生立即性的影響。

其次,頸椎結構脆弱,且上頭有許多神經分布,如果看過本書第二部的內容,不難發現許多的頸椎病症狀其實很相似,可能因此誤判正確的病灶位置。又或患者頸椎其實不只一處有問題。所以外科醫生可能針對A 部位開了很成功的刀,但B 部位的問題尚未解決到,使得痠痛麻的問題持續發生。

疾病生成的時間有其階段性的演變,在經過多年的累積才出現症狀,一定不是單單一個環結,所以難靠手術一勞永逸。3個月的復健療程,雖然被視為是保守治療,但藉由藥物、物理治療等方式也能達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疼痛、改善頸椎生物力學,透過復健觀察期亦能幫助患者與醫生更瞭解身體狀況,並於過程當中做調整。因此,除非經過3個月的復健治療,症狀仍未改善,才會建議患者尋求最終極的手術治療。倘若患者就診時狀況已經相當嚴重,出現大小便失禁、肌肉無力,甚至萎縮時,即便對方不想開刀,我也會讓患者知道手術對其現況的急迫性。


無效醫療才是最貴的醫療

在醫界當中,長期存在著「過度診斷」「無效醫療」的議題。我想討論的是:從「治療效果不佳」解析患者身上為什麼會有無效醫療的狀況?

為數不少的頸椎病患者多年來深受慢性疼痛所苦,不但容易引發情緒問題,連帶工作效率、家庭關係、生活品質跟著大受影響。

「為了給XXX 名醫看診,苦候半年終於掛到號,結果看了也沒有比較好」「花了很多錢開微創手術、打PRP,疼痛有改善但還是沒斷根」「之前看了好幾位醫生都沒用,相信您是我的貴人,接下來的治療全都交給醫生您了!」這些都是診間裡常聽聞的患者對話,可是當你再進一步瞭解這看似辛苦的就醫過程,就不難理解何以在他們身上會出現無效醫療,可歸因以下幾點:

1. 到處找醫生:遍尋名醫,相信名醫的技術會比較好。久候期間病情惡化,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2. 只做檢查而不治療:希望先找到問題再開始治療,所以掛很多科做很多檢查。花很多時間找答案,卻沒有真正花時間在疾病的治療上,某方面而言可能是對眾多醫生給的答案缺乏信任。

3. 三天打漁,兩天曬網的治療:有很多事情要忙,病痛就先忍著。有空才吃藥、有空才復健,治療沒有延續。

4. 半途而廢的治療:「別人看一次就好了,我怎麼看了兩三次都沒有好,這應該沒有效! 我還是換別家看好了!」

5. 要求速效的治療:希望來了就可以看,看一次打一針就好。

總結上述五種類型的情況,就是太過希望得到「快又有效,而且永不復發」的有效醫療,把精力花在尋找「神醫」或是「神藥」,期待藥到病除。殊不知這樣的模式反而導致更多無效的醫療行為,浪費了自己更多的時間和金錢。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的最貴!無效醫療才是最貴的醫療。


如何讓治療變得有效?

治療效益要發揮到極致,是需要一段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礎上的醫病關係。所有身體的疼痛經常是多面向成因,因此即便我們在X光片看到頸椎長骨刺,不等於和開刀畫上等號,判斷骨刺的位置有無造成脊髓、神經根的壓迫、是否是造成疼痛的主因,往往比探究骨刺的數量、大小來得重要許多。「長骨刺是不是一定要開刀?」當患者提出這類疑問時,我常和他們溝通:「你的骨刺還沒有嚴重到要開刀的程度,今天你來看診的動機是因為疼痛,所以我們首要的目標是『處理好疼痛,而不是讓骨刺消失』,接下來你可以做……。」

當我把治療菜單端出來的時候,接下來就看患者願不願意接受,能配合到什麼程度。從小的考試制度設計經常是選擇題和是非題,因此人們習慣用二分法來思考事情,要開刀或不開、有效或沒效、好或壞……,只要不是「對的」就把它歸到「錯的」,這是一種省力的人生態度表現,但下醫療處方決策的前提並不是非黑即白。當醫師在引領患者面對治療方案時,我們看的是開放性與可能性,如果你是慣於負面思考的人,可能會覺得「好難喔!為什麼這麼多選擇,要怎麼做?」。

反觀,擅長正向思維的人看到的是「有好多選擇,沒辦法做C 和D,至少我先試試A 和B 方法」。當治療的可能性愈多,代表患者能做的選擇愈多,改善的機率愈高。越是把身體主控權交給別人,身體的病痛越不容易好。要讓自己得到最多的有效醫療,我建議可以從下面幾個方向做起:

1. 相信身體會好轉:身體是最好的醫生,給身體自然無壓力的環境,配合醫生給予的治療,耐心走完療程,要對身體的痊癒有信心!

2. 拿回身體的主導權:身體會不會好是自己的責任,不是醫生的責任。你有權利和醫生詳細討論治療方式,有權利決定自己要接受的各種治療,一旦做了決定,你也要全力配合所有的療程。

3. 病人和醫生共同為結果負責:在身體痊癒的路途上,醫生和病人是夥伴關係,任何的治療方式在一開始時一起做決定,病況改變也誠實告知、一起調整。

4. 願意付出代價:治療需要花時間、也要花金錢;有些治療過程很痛苦、有些治療讓人很害怕;減重過程很辛苦、認真運動很累人……,但為了痊癒,我願意付代價換取身體的健康。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今天開始,寫下你的疼痛日誌吧!

當患者聽進我的建議、決定治療後,醫病關係將面臨下一道考驗:「有效v.s. 沒效」。

「醫生,我聽你的話接受治療至少2個月了,都沒有好,還是痛……」每當年輕的復健科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聽到這類話語,免不了心裡感到壓力,甚至自我懷疑「是不是做錯了」。所以在教後輩時,包含我自己在問診的過程也相當注重與患者的溝通,進一步的詢問「是怎麼樣的痛?跟以前的痛是一樣的嗎?」「上次看診是8分的疼痛程度,治療2個月後還是這麼痛嗎?」,從中釐清每一次患者治療後的回診狀況,如果疼痛程度從8分降到4分,表示目前的治療方向正確,只要持續做讓它成為習慣,不適感自然會日漸好轉;另一方面,溝通過程中,患者本身也會發現治療前後的差異,雖然和期待的「不痛」仍有段距離,但至少不會斷定治療無效,而有意願繼續努力。

所有的疼痛都是「多面向」與「多原因」,面對慢性疼痛患者,我常鼓勵患者寫「疼痛日誌」,記錄下疼痛的位置、程度、形式、觸發時機點,都將有助於醫病雙方在面對疾病時有更好的認識與釐清。譬如痛的位置是否都是一樣的地方?又或疼痛範圍擴大了?是痠痛還是麻痛?早上起床的時候特別痛,還是忙了一整天或是特定姿勢時才會痛?也可能治療其實有效,但是你生活上的壞習慣抵銷了療效。無論如何,都比只得到一句「我就是痛啊!」要來的有幫助。

為患者建構出一個好的治療心態在疼痛治療尤其重要,否則患者很容易因為疼痛依舊存在,而覺得現在的治療無效或方向不對,然後繼續去找別的解方或是其他醫生。

事實上,患者應有的體認是:「所有疾病的治療過程都是有療程的,你的身體經過多少時間所累積出的疾病,相對就要投資多少時間或金錢去恢復健康狀態」。其次,患者也該明白的是:「沒有一位醫事人員能100%治癒所有患者,也沒有任何一種治療能夠100%治好一種病症」。不同科別的醫師或物理治療師會因所受過的訓練、專長、經驗和搭配的使用儀器,而給出不同的治療計畫,因此我認為患者在就醫時應盡可能找願意花時間在你身上的醫事人員,如此你們之間才會有很好的溝通,才能在艱辛、漫長的復健路上走下去。


療日子延伸推薦:
頸椎壓迫神經、手麻的原因是什麼?醫:頸椎病變的症狀難以自覺!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好書推薦:頸椎全書:頸椎生病,疼痛就來!3C產品讓你的頸椎提早退化。奧運隊醫告訴你如何不開刀治頸椎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