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想睡覺是秋乏症候群!中醫師推3起居建議+四神湯食補解秋乏

秋天想睡

很多人都說秋天特別適合睡覺,除了氣候涼爽適宜,有時也關乎身體歷經長夏、秋老虎等暑熱天氣後的疲乏,即所謂的秋乏症候群。秋天想睡覺、秋睏讓人提不起精神,這時該如何提振身心呢?以下療日子請翰醫堂 蔡承玲中醫師來為大家解答。


秋天想睡覺可能是「秋乏」!秋乏是什麼意思?

由夏入秋,有些人開始變得沒什麼精神,明明沒做甚麼事卻總覺得疲倦、都提不起勁的感覺?還伴隨頭暈、頭脹痛、胃口不好、腹瀉,甚至引起濕疹,這些情況可能就是「秋乏症候群」的症狀。

為什麼會秋乏呢?這是因為人在長夏(尤其氣候暖化的現在,夏天越來越長)累積的「暑濕之氣」沒有完全排除,這些殘留的暑濕之邪留在體內容易讓人感到疲倦,才有秋天想睡覺的情形,尤其濕氣最易傷脾,還會導致胃口不好、腹瀉等腸胃道症狀,加上秋氣主燥,燥熱之邪會耗氣傷陰,加重疲倦無力等症狀。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容易度辜、秒睡?你有睡眠債嗎?觀察8項日常行為測嗜睡程度)


補氣潤燥的食物可解秋乏 食補宜用「四神湯」

秋季飲食應以「補氣養陰潤燥」為主,並著重「健脾胃去濕」,飲食調養應以清淡、清補、平補為宜。秋季宜多吃補氣、滋陰、潤燥的食物,例如木耳、百合、山藥、薏仁、蓮子、芝麻、杏仁,並多喝溫開水(建議以少量多次的方式補充水分),才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強去除長夏殘留的暑濕。

平時注意要少吃辛辣、烤炸的食物,且不要過度飲酒,以免易生內熱傷陰,並避免生冷食物、甜食等精緻澱粉類食物,以免損傷脾胃,造成濕氣殘留體內。《靈樞·邪氣藏府病形》提醒:「形寒寒飲則傷肺」,飲食上避免寒冷食物是肺臟養生之首要。食療的部分,中醫師建議食用四神湯來健脾利濕。

延伸閱讀:四神湯加當歸恐影響月經!薏仁+豬腸非正統、會改變四神湯功效?


秋天養生3秘訣

黃帝內經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然泄,奉藏者少。」中醫師給大家3個起居建議:

  1. 早睡早起,不熬夜:秋季應當「早卧早起」,以中醫理論來看,午夜11點至1點是膽經運行的時候,此時熟睡能讓身體獲得充分休息。
  2. 平緩心神:注意收斂神志,讓情緒安寧。
  3. 多曬太陽、適當運動。

 
中醫推5穴道改善秋乏

加強去濕

  • 陰陵泉穴
    位置:小腿內側、脛骨內髁之下。
    作用:健脾去濕,消除水腫,治療膝蓋痛。
  • 豐隆穴
    位置:先找到膝蓋骨外側陷下處,與外腳踝連線的中點。
    作用:刺激氣血循環、健脾化濕,緩解便祕、消除水腫及肥胖。

提升免疫力

  • 合谷穴
    位置: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處。
    作用:止痛大穴,預防感冒、鼻塞、過敏,疏散風邪、清泄肺氣。
  • 足三里穴
    位置: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4指幅),脛骨前緣外一寸(1拇指橫寬)處,在脛骨前肌中。
    作用:增強免疫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疏風化濕。

提升陽氣

  • 百會穴
    位置:頭部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作用:此穴是手足三陽、督脈及足厥陰眾多經脈之交會處,醒神開竅,升提人體的陽氣,紓緩疲勞。

圖片來源:幸福翰醫堂 蔡承玲中醫師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小心秋天的「季節性情緒失調」影響情緒

不只要注意秋乏、秋睏,也要關注自身情緒變化,這是因為入秋後日照時間漸減,容易使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等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造成心情不美麗。西醫稱為「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好發於秋末和冬季。中醫則認為,秋天與肺相通,肺主氣,五行屬金,在情志為悲,所以秋天容易釀成精神、情志性疾病,尤其常見抑鬱、失眠。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失眠吃什麼?5大助眠食物有哪些?學會助眠食譜從吃改善失眠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訪問專家:幸福翰醫堂 蔡承玲中醫師

圖片來源:123RF、幸福翰醫堂 蔡承玲中醫師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