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拉傷怎麼辦?年節掃除酸痛情況多。如何處理與預防?!

by 療日子健康特派員
越接近農曆春節,不少家庭已經開始進行大掃除。或是採買年貨!常常需要在短時間內做大量家事,又蹲又跪、搬來搬去等重複動作,因此特別容易發生拉傷肌肉、閃到腰;或是提重物扭傷手腕等情況。療日子為大家整理出大掃除容易出現的相關問題。肌肉拉傷怎麼辦?如何緊急處理與預防。正確遠離危險!
肌肉拉傷怎麼辦?
肌肉不慎拉傷的緊急處理方式,請立刻這樣做:固定傷處,防止再次傷害,之後再冰敷,減少腫脹。
肌肉拉傷怎麼辦?先了解拉傷的原因是什麼?
當外來力量超越人體組織所能承受的強度時,便會造成肌肉、肌腱、韌帶、關節囊或骨骼部位的傷害。例如:
拉傷:肌肉或其肌腱的傷害稱為拉傷,可以分為一度~三度。
- 輕度(第一度)的肌肉傷害,其肌肉纖維幾乎沒有什麼斷裂。
- 中度(第二度)傷害則有部分斷裂現象。
- 重度(第三度)傷害則肌肉完全斷裂。第三度的傷害需儘快以外科縫合方式治療,否則經過兩個月之後就不可能恢復。
肌肉扭傷、脫臼、骨折的差異
扭傷:關節周圍的韌帶發生斷裂。
脫臼:形成關節的骨頭發生移位,而造成關節功能喪失。
骨折:就是指骨頭有裂傷或斷裂的現象。
拉傷肌肉怎麼辦?如何處理與照顧?(療日子延伸推薦:腰酸背痛怎麼辦?中醫師3招幫你舒緩)
立刻要做的事:固定傷處,防止再次傷害,之後再冰敷,減少腫脹。
肌肉不慎拉傷,可以依循PRICE原則處理
1.P=Protection(保護患部):防止再次傷害。可使用貼紮(註)或是繃帶包紮做固定。
2.R=Rest(休息):要求患者好好休息可以促進復原。
3.I=Ice(冰敷):冰敷袋置於受傷部位,受傷後48小時內都是冰敷的最佳時機,如果症狀嚴重,甚至必須72小時連續冰敷,並嚴禁推拿、按摩與熱敷。每隔2至3小時冰敷20至30分鐘,可使微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發炎反應。
4.C=Compression(壓迫):壓迫使傷害區域的腫脹減小。以彈性繃帶包紮於受傷部位,例如:足、踝、膝、大腿、手或手腕等部位,以減少內部出血。包紮壓迫時,從傷處幾吋之下開始往上包,大約以一半左右做螺旋狀重疊,以平均而加點壓力的方式逐漸包上,但經過受傷的地方則較鬆些,並露出腳趾或手指部位,便於觀察顏色,當疼痛、皮膚變色、麻痺、刺痛等症狀出現,表示包太緊,應解開彈性繃帶重包。要避免腫脹,就應維持使用彈性繃帶包紮18至24小時。
5.E= Elevation(抬高):抬高傷部加上冰敷與壓迫,可以減少血液循環至傷部,避免腫脹。傷處應高於心臟部位,而且儘可能在傷後24小時內,都抬高傷部。(註: 貼紮是一種將膠布貼於皮膚以達到或增進或保護肌肉骨骼系統的非侵入性治療)
拉傷肌肉需要看醫生嗎?又該看哪一科呢?
拉傷時不知道到底需不需要給醫生看一下呢?提供下列兩項建議:
- 扭傷或拉傷後如自覺症狀有惡化或自己沒有把握時,有疑慮就讓醫生看吧。
- 骨折或脫臼經過緊急處理後就應該就醫。
復健科還是骨科該看哪一科?
骨科或復健科對拉傷皆有其專業,因為當中牽涉多項細節。在挑選時,不妨確認該所醫療設備是否完備,例如有沒有X光設備能判斷骨頭方面的問題,或是是否有超音波設備能讓醫師診斷軟組織受損狀況。
如何預防拉傷?
其實意外災害防不勝防,除了減少到危險場所外,從事危險的工作或運動時更要小心注意,其中包括:
- 要有足夠的基本保護措施及防護具,例如:頭盔、護膝、護踝。
- 應有充足的睡眠、勿在精神不濟或注意力不集中時作業。
- 從事打掃家務與運動前應先熱身及伸展四肢。
- 每隔一定時間要休息片刻。
- 受傷後切勿隨便找跌打師父推拿,不當的按摩常致使傷勢惡化。
療日子小叮嚀:
冰敷的同時也要防止凍傷喔!冰敷的時候,皮膚的感覺會有四個階段:冷→疼痛→灼熱→麻木,當變成麻木時就可以移開冰敷袋。不要讓冰袋直接接觸皮膚,以溼掉的彈性繃帶或乾毛巾保護皮膚。
冰敷會使血管收縮,減少傷處的腫脹、疼痛及痙攣。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永恆美診所
圖片來源:123R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