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大概是肝膽超音波最普遍的異常之一了,與脂肪肝、肝臟囊腫(cyst,也稱作囊泡或「水泡」)都是報告上紅字的常客。許多人聽到任何地方長了息肉都聞之色變,深怕它會變成癌症,甚至希望能盡快處理掉。也有人覺得,膽裡面的息肉不痛不癢,不須特別理會!到底哪一種說法是對的呢?以下將由義大大昌醫院胃腸肝膽科專任醫師葉人豪與您說明,究竟該如何追蹤和處理!
3種原因生成膽囊息肉!醫:最常見是膽固醇沉積
膽囊息肉主要的形式有三種:
1.膽固醇沉積(cholesterolosis)
最常見是當膽固醇和脂肪堆積在膽囊壁上,就會形成一球一球的突起;不過誰會產生主要由體質決定,並非比較胖或血脂肪較高就容易產生,跟膽結石也沒有直接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膽固醇沉積的息肉是完全良性的,並不會產生惡性變化,只是偶爾會造成和膽結石一樣的上腹痛,極少見的狀況還可能引起膽道阻塞。
2.腺瘤(adenoma)
然而有些人的膽囊息肉屬於腺瘤,未來有惡性變化的可能。
3.膽囊腺肌瘤(adenomyomatosis)
第三種同樣很常見的形式叫做膽囊腺肌瘤,和腺瘤並不相同;它主要因黏膜與肌肉層的增生與憩室造成,在超音波下會有很典型的外觀:彗星尾巴(Comet tail sign)。膽囊腺肌瘤也是良性的變化,對於它是否會隨時間癌化,目前還沒有定論,但如果有合併局部膽囊壁增厚,最好還是小心追蹤。
一樣都會上腹痛!一表輕鬆分辨膽結石、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 | 膽結石 | |
症狀 | 大多無明顯症狀,偶爾會出現上腹疼痛。 | 大多無明顯症狀,但若結石滾動或阻塞,輕者會有右上腹悶痛,嚴重者會劇烈絞痛,且疼痛會延伸至背部或右肩部;常併發急性膽囊炎、膽道炎及胰臟炎。 |
治療 | 雖大部分屬於良性,但仍有惡性的可能,當息肉在短時間內增大且很快、有症狀或大於1.0公分時,醫師會建議手術切除。 | 可選擇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治療,避免日後發生嚴重的併發症;未接受手術的膽結石患者仍應至少每6個月接受抽血及腹部超音波追蹤。 |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上腹痛、噁心嘔吐是急性胰臟炎症狀!高達9成為膽結石、飲酒引起)
息肉越大,癌化風險越高!超過1公分應定期3個月追蹤一次
如上述所說,腺瘤之外的膽囊息肉除了偶而會引發症狀,原則上不影響身體,也不會變成惡性腫瘤。但問題在於,光從外觀很難去辨認超音波下的息肉實際上是膽固醇沉積還是腺瘤;不過前者因為本身的性質,很難一直越長越大,因此目前的共識認為診斷時息肉的大小是最好的依據。
過去認為,超過一公分的膽囊息肉較可能變成惡性腫瘤,而兩公分的息肉,惡性機率更是大幅提高。而且在所有癌症中,膽囊癌預後相對較差;所以大多數的專家會建議一公分以上的膽囊息肉應該要接受外科的膽囊切除(通常可用腹腔鏡),萬一真的等到已經變成惡性,反而不好處理。
不過近年的研究,發現到過去我們對膽囊息肉的風險可能還是高估了。根據美國一篇納入 60 萬人的世代研究,大概一半以上的正常人都有膽囊息肉。在後續長期追蹤,發現如果是小於 0.6 公分的息肉,每年的癌化風險僅十萬分之一,而超過 1 公分,每年癌化率為千分之一。即便息肉慢慢長大(膽息肉多半為膽固醇沉積,所以逐漸略為長大是常見現象),癌化風險也不見得顯著提高。
這個現象的解釋有兩個。首先,會變成癌症的膽囊息肉叫做「腺瘤性息肉」,不同於絕大多數的膽固醇沉積,它們可能一開始就長得又大又快,所以不會被忽略。反過來說,一般正常人常見的息肉,有點像膽固醇形成的鐘乳石,一輩子不會變成別的東西。而膽囊癌原則上也屬於老年人的疾病,50 歲以下的民眾也不需太過擔憂。
膽囊息肉如何處理?需要立即切除嗎?
葉醫師說明,經過醫師檢查圖像,或考慮其他檢查確認息肉大小後,接下來會說明癌化的風險,以及膽囊手術可能的併發症;若患者仍然猶豫,可以到一般外科的門診詢問外科醫師手術的細節再做考慮;如果最後決定先不手術,醫師會確認患者充分理解可能變化的風險後,每三個月安排超音波密切觀察。另外如果是有症狀的膽囊息肉(典型腹痛、黃疸),或是合併膽結石(息肉併結石癌化風險較高),都應該考慮外科手術切除。
至於比較小的息肉仍然是看它的尺寸。通常可能會變化的,都是 6-9 mm(0.6-0.9 公分)的息肉;因此會建議六到十二個月追蹤超音波。而過去的研究告訴我們更小的息肉(<= 5mm),在後續的追蹤幾乎不會產生變化。所以如果很擔心,頂多一年追蹤一次就可以了。
- 一公分以上膽囊息肉風險略高,可與醫師討論後續診療方案
- 50 歲以下的膽囊息肉,幾乎不會有惡性變化風險
- 0.6 - 0.9 公分可以六到十二個月追蹤一次
- 0.5 公分以下至多一年追蹤一次即可
如何消除膽息肉?膽囊息肉能不能「用內視鏡」切除?
有些患者會問起膽息肉能不能像胃腸息肉一樣用內視鏡切掉就好呢?目前的答案是不行。最大的理由是技術還不成熟;因為膽囊並沒有和胃腸道直接交通,要進入膽囊必須要藉助內視鏡超音波(EUS)的引導,成功率和併發症完全不能和相當成熟的腹腔鏡外科切除相比。
不過作為茶餘飯後的話題,確實有人報告過用內視鏡切掉膽息肉,而且是台灣本土的案例!2011 年的內視鏡(Endoscopy)期刊有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彰基的醫師聯合發表,患者因為年輕時膽囊炎的併發症造成膽囊與胃部形成瘺管,所以可以從胃部進入膽囊切掉息肉,不過這只是特殊個案,無法當作常例。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提醒您,常有上腹痛、有家族膽結石/息肉病史、有高熱量飲食等高危險族群,或已知自身有膽結石或膽息肉的患者,都應遵循醫囑定期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必要時也可安排腹部斷層或磁振造影評估,不可輕忽。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本文轉載自:葉人豪醫師 原文標題為:膽囊裡面有息肉,我該怎麼辦?
圖片來源: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