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容易得胰臟癌?牙周病、肥胖、B型血皆高危險群?5招預防沉默癌王

誰容易得胰臟癌

號稱「癌王」的胰臟癌,臨床上高達85%患者確診時已屆晚期、無法開刀,死亡率極高!許多名人,包括國際知名男高音帕華洛帝、時尚老佛爺卡爾拉格斐、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以及藝人巴戈都因胰臟癌撒手人寰。所謂預防勝於治療,胰臟癌的危險因子有哪些?誰容易得胰臟癌?以及該如何預防與檢查?以下療日子帶大家瞭解。

胰臟癌危險因子有哪些?誰容易得胰臟癌?牙周病、B型血的風險比較高!

胰臟癌的致成因素比較多元,快來瞭解誰容易得胰臟癌:

  1. 遺傳:有慢性胰臟炎家族病史的人,發生胰臟癌的機率較高。另外,若有BRCA1、BRCA2基因突變者,除了容易罹患乳癌、卵巢癌,罹患胰臟癌的風險也較高。
  2. 抽菸:號稱萬病之源的抽菸也會增加罹患胰臟癌風險。
  3. 糖尿病:特別是年過50才罹患糖尿病的人。另外,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曾指出,高糖攝取會造成胰臟代謝異常、傷害胰臟細胞DNA,使致癌基因突變,容易產生胰腺癌。
  4. 喝酒:酒精會對胰臟造成氧化壓力,進而損害胰臟、增加發炎機率,胰臟若常發炎,便容易產生癌病變。
  5. 肥胖:可能腹部器官的脂肪堆積增加胰臟癌的風險,國外有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高的人,與胰臟癌的發生有關聯性。
  6. 牙周病:美國紐約大學Langone醫學中心有分研究顯示,患有齲齒、牙周病等口腔疾病者,或口腔衛生較差的人,口腔中的porphyromonas等微生物病菌含量較高,其發生胰臟癌的風險高達59%。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牙齦萎縮、出血,牙周病治療方式有哪些?醫:這樣做避免復發!)

※小趣聞:O型血罹患胰臟癌最少,B型血最多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 錢政弘曾在節目上分享,美國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曾統計血型與胰臟癌發生率的關係,發現O型血的人最少罹患,若以O型人的罹患率當作基準點 1,最容易發生胰臟癌的是B型人,為1.7倍,其次是AB型的1.5倍與A型的1.3倍。雖然有關聯性未必有因果性,但可提供給大家參考。

如何預防胰臟癌?

除了先天遺傳無可奈何,我們可盡量減少胰臟癌危險因子來降低風險,例如:

  1. 避免肥胖:適量且均衡攝取營養,並保持運動習慣、控制體重。
  2. 減少糖分攝取:如上所述,高糖攝取會傷害胰臟細胞,不幸得到糖尿病也會增加罹患機率。
  3. 戒菸戒酒:菸酒都會增加胰臟癌風險。
  4. 注意口腔清潔:既然發現口腔細菌與胰臟癌風險有關聯性,自然要好好把關口腔清潔囉!
  5. 定期檢查:胰臟癌早期徵兆不明顯,唯有透過勤加檢查身體,才能及早發現、良好治療。

胰臟癌檢查方法有哪些?

  • 腹部超音波:腹部超音波是很好的診斷工具,只是檢查胰臟時常受到旁邊腸胃的氣體干擾,很難全面觀察胰臟的變化。
  • 電腦斷層 (CT)、磁振造影 (MRI):CT、MRI等高階影像也有不足之處:小於2公分的胰臟癌有25~33%的機率看不到或看不清楚。
  • 內視鏡超音波:目前它是診斷早期胰臟癌敏感度最高的工具,可清楚看到小於1公分的腫瘤,缺點是它必須侵入檢查,內視鏡要伸入胃、十二指腸,用前端的超音波探頭去觀察胰臟,檢查過程存在一定風險。

因為胰臟癌的發生率並不高,目前醫界共識是不建議將高階影像當做篩檢工具,除非是高危險群,例如有家族病史者,才需考慮定期做高階影像檢查如CT、MRI,或配合內視鏡超音波。

資料來源:好心肝會刊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有些胰臟癌的症狀很容易被忽略,例如:

  • 糞便顏色變淡:可能是黃疸造成
  • 皮膚發癢:可能是黃疸造成
  • 上腹痛:與一般的腹痛不同的是,身體躺平會使疼痛加劇
  • 腹部脹或有嘔吐感
  • 體重無故減輕

平時要多注意身體狀況,若發生上述症狀,一定要盡速就醫檢查。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胰臟癌症狀不明顯、往往晚期才發現!新研究:可用糞便檢出初期胰臟癌)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