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生鮮蔬果抽驗,草莓、金桔爆違規下架!吃了農藥殘留食物怎麼辦?

by 療日子營養特派員
內容目錄
根據台北市衛生局今(21日)最新「生鮮蔬果抽驗結果」,檢驗出2件進口產品不符規定,其中為新光三越販售之福岡草莓,以及森林森水果行所販售之金桔,目前皆以通知下架並依法處辦。農藥檢測標準雖有政府機關層層把關,但民眾還是會擔心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若是吃到農藥殘留食物,或是毒性物質長期累積在體內會有什麼問題?該如何解決?以下將由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與大家說明。
農藥殘留超標再爆違規!百貨草莓、水果行金桔不符規定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定期至市場、蔬果零售業者、超市、賣場、餐飲店、飲料店等處抽驗生鮮蔬果檢驗殘留農藥,今公布111年3月共計抽驗47件蔬果產品(國產37件/進口10件),檢驗結果2件進口產品不符規定,不合格率為4.3%。
此次抽驗不符規定產品,違規原因為1件「草莓」檢出3項殘留農藥;另1件「金桔」檢出1項殘留農藥不符「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規定,皆為高風險產品。
此外,針對不符規定之產品,臺北市衛生局已命抽驗地點下架不得販售,經追查產品來源屬外縣市者,已移請所轄衛生局處辦,屬臺北市業者,經調查確認違規屬實,已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之規定處辦。

此外,根據食藥署於19日公布之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總計有11項產品不符規定,其中有1批來自日本櫪木縣的草莓未殘留輻射量,但檢出農藥超標,已全數退運或銷毀,未流入市面,這也是日本福島5縣食品自開放進口兩個月以來,首度檢出農藥超標。
對於進口水果,顏醫師也曾於受訪時補充說明,根據衛福部統計,2018年1至7月進口水果檢出農藥超標前三名,分別是蘋果、草莓及藍莓,其中除了蘋果是因為包裝原因而檢出較多的農藥殘留,草莓及藍莓也是我們要特別注意的高農藥殘留量水果。
109年「台灣蔬果農藥殘留」排行榜,百香果、豌豆為蔬果類之首!
最新「台灣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研究報告出爐了!根據農委會公告的109年蔬果農產品農藥殘留監測研究成果報告,這次檢測全台13673件蔬果中,農藥殘留比率最高的水果以前都非草莓莫屬,現在則換成百香果,而蔬菜類則是以碗豆(28.3%)居為不合格率之首!以下為您整理109年國內蔬果農藥殘留不合格率排行,一起來看看有哪些蔬果要特別注意!
水果 | 不合格率 | 蔬菜 | 不合格率 | |
1 | 百香果 | 13.9% | 豌豆 | 28.4% |
2 | 龍眼 | 11.8% | 芹菜 | 24.2% |
3 | 柳橙 | 10.3% | 蘿蔔 | 22.6% |
4 | 木瓜 | 7.9% | 韭菜 | 18% |
5 | 洋香瓜 | 6.2% | 菜豆 | 11.6% |
6 | 荔枝 | 5.6% | 豇豆 | 11.5% |
8 | 印度棗 | 4.8% | 辣椒 | 10.4% |
9 | 檸檬 | 3.8% | 青蔥 | 6.6% |
10 | 香蕉 | 3.2% | 青江菜 | 6.3% |
參考資料: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
根據統計資料可以發現,蔬菜中較容易殘留農藥的種類,皆為葉菜、豆菜類,而此類型種類皆為可連續採收的農作物,也是在採收時期較容易交叉感染的作物類型。
以上蔬果是較容易殘留農藥的種類,要特別留意農藥清洗,但並不表示我們要避免食用這些蔬果,而是要特別注意有確實地清洗乾淨。不必過於擔心。只要有正確的清洗乾淨,就能幫助減少農藥。
台灣農藥殘留標準為何?避免吃到農藥殘留食物,預防、清洗最重要!
由於每個國家對農藥殘留的標準皆不相同,台灣也有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相關規範,並詳細的明文規定,各作物及不同農藥種類最高容許殘留量,可參考「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
目前經台灣農委會合格的農藥約400多種,根據藥理,農藥可區分為接觸型和系統型農藥。
- 接觸型農藥:包含水溶性及脂溶性接觸型農藥,通常是直接噴灑於農作物上,可經由清洗和剝皮減少殘留。
- 系統型農藥:會直接經由農作物根部吸收,無法利用清洗和剝皮減少殘留。
農藥殘留過量、長期累積會對人體產生什麼危害?
由於目前合法的農藥高達400多種,且每一種農藥的特性皆不相同,有些農藥毒性較強、有些農藥致癌性高、有些會導致器官傷害等,若是要討論農藥對人體的危害,還是需要針對每一種農藥的毒性做探討。顏醫師也說明,只要不超過中央主管機關訂定之農藥殘留標準,其實對人體健康就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目前農委會、衛生局在農作物的食安上層層把關,民眾其實不需特別擔心突然吃到農藥過多的食物,顏醫師特別說明,一般在醫院收治到因為農藥中毒而進急診室的患者,通常都是因為蓄意或是誤食大量農藥,屬於特殊情形,較少因為單純吃到農藥殘留食物,而出現急性反應的相關案例。
想要避免吃進農藥,還是要回歸至最源頭的農藥清洗、挑選優質信譽商家等做起。
不小心吃到了農藥超標的食物怎麼辦?能排出體外嗎?
其實我們人體本身就存在著自我防衛機轉,若是吃進了水溶性毒物會從腎臟排出,而脂溶性化合物則是會進入肝臟、腸胃道機轉,並從糞便中排出;所以若是不慎吃進殘留的農藥,還是會經由人體代謝自然地排出體外。
不過,雖然少量的農藥能夠從人體代謝排出,但有些農藥還是會有高毒性、致癌、器官傷害等風險,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還是要特別注意,最重要的還是要預防吃進農殘蔬果!
如何預防吃到農藥超標的生鮮蔬果?
關於蔬果農藥殘留的預防,顏醫師說明如下:
1.少吃輪番採收的蔬菜,因為此類蔬菜需多次噴灑農藥。
2.只吃當季盛產及最便宜的蔬果:當季盛產的蔬果最便宜,且營養價值最高、病蟲害最少,使用的農藥也最少。
3.少吃搶收及搶種的蔬菜:因為常忽略了噴灑農藥後的安全採收期,農藥殘留多。遇到颱風或大雨前後,建議多食用根莖類蔬菜或冷藏蔬菜。
4.少生食:不吃生菜沙拉,只吃調理過的蔬菜。調理烹飪的過程,會使農藥再度分解及揮發。生菜不只可能殘餘農藥,也易受病毒細菌及寄生蟲汙染。
5.洗過再剝皮:需要剝皮的水果,如香蕉、橘子、荔枝等,一定要先洗過再剝皮,否則手被汙染了再拿果肉吃,易吃下農藥。
如何正確清洗,預防蔬果農藥殘留?
每年台北市衛生局皆會編列預算,抽驗農藥殘留,若是超過法規容許的殘留量,即會請業者停止販售並下架,但有些民眾還是會擔心蔬果沒有被驗到農藥殘留,建議民政正確的清洗蔬果,已預防農藥殘留的問題。
顏醫師也提醒大家,以其他方法如鹽、蔬果洗潔劑、小蘇打、醋、洗米水等清除殘留農藥的效果並不好,說明如下。
- 鹽:效果不佳
- 蔬果清潔劑:雖然可洗清蔬果的髒汙、農藥,但易殘留界面活性劑,若是沒洗淨也容易跟著一同下肚,並不理想。
- 小蘇打、醋:許多人會想利用小蘇打粉中和酸性農藥,用醋中和鹼性農藥,但效果其實都比不上流動清水。
- 洗米水:曾有人想利用洗米水來清洗蔬果,問題是洗米水本身是否乾淨?不得而知。
- 去除蔬果的農藥殘留最好的方法:將蔬果浸泡在滿水的盆子,開自來水水龍頭以小水,維持流動清水洗10分鐘,再以軟毛刷輕輕刷洗凹凸不平的表面,如草莓、青椒等,切削凹陷的蒂頭及葉菜類接近根部的莖,來進一步去除農藥。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清洗葉菜類、豆類、水果眉角大不同!留意這步驟洗掉8成病毒)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提醒大家,選購蔬菜水果時,除了選擇當季蔬果外,也可挑選有「三章一Q」認證的標章,分別為:CAS有機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CAS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更能提升農產品的食用安全,也能吃得更安心。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採訪醫師: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醫師
圖片來源:123RF/衛福部食藥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