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T學生第二劑疫苗規劃出爐!陳時中:12月中旬以後開始施打

BNT學生

青少年目前已接種第一劑BNT疫苗,何時才能開始續打第二劑?(28)日經過專家委員會的建議下,指揮中心宣布建議青少年進行第二劑接種,後續將由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安排於校園接種。指揮官陳時中說:「只要滿12週就可以打,以行政安排不會分年齡,預期在 12 月中旬以後才會開始打青少年第二劑。」療日子馬上帶您來了解指揮中心公布的接種建議,與BNT學生第二劑疫苗的間隔時間吧!


BNT學生第二劑疫苗需間隔12週以上!陳時中:12月中開始施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9)日表示,經我國「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會議討論,為提升社區群體免疫力,確保國內防疫安全,國人應按時程接種第二劑COVID-19疫苗,並建議已接種第1劑BioNTech COVID-19疫苗(以下簡稱BNT疫苗)且無發生嚴重不良反應之12-17歲青少年族群,接種第2劑BNT疫苗,並建議兩劑間隔12週以上。後續將由指揮中心與地方政府衛生局規劃安排於校園接種。

▲指揮中心公布青少年第二劑新冠疫苗接種規劃。(圖/指揮中心。)

指揮中心指出,會中經專家審慎檢視各國青少年族群COVID-19感染、傳播與重症風險、mRNA COVID-19疫苗(包括BNT 及Moderna)接種策略、疫苗接種後心肌炎發生率與相關文獻,並分析國內青少年接種BNT疫苗後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個案病程與恢復情形,雖然mRNA疫苗接種後發生之心肌炎/心包膜炎,可能與疫苗接種有關,惟考量COVID-19病毒變異株持續於國際間流行,且農曆春節即將到來,為降低境外移入個案造成國內社區流行之風險,應積極提升各類對象第二劑接種率,提升群體免疫力,故建議12-17歲青少年完成兩劑BNT疫苗接種。另評估現行雖尚無研究證實兩劑接種間隔與接種疫苗後心肌炎/心包膜炎發生率之關聯性,然依據目前疫苗間隔與保護力實證研究結果,及英國、歐盟、加拿大等國之監測與建議,專家建議12-17歲青少年兩劑BNT疫苗間隔為12週以上。

指揮中心說明,依據各國上市後監測數據,接種BNT疫苗會出現極罕見的心肌炎/心包膜炎病例,這些病例主要發生在接種後14天內,亦有極少數個案發生於接種後2週至4週間;接種第二劑後發生心肌炎/心包膜炎之比率高於第一劑,且年輕男性發生比例較女性以及其他男性年齡層高。指揮中心特別提醒,民眾於接種BNT疫苗後28天內,如出現下列任一疑似心肌炎或心包膜炎的症狀,包括胸痛、胸口壓迫感或不適、心悸(心跳不規則、跳拍或「顫動」)、暈厥(昏厥)、呼吸急促、運動耐受不良(例如走幾步路就會很喘、沒有力氣爬樓梯)等,應立即就醫。並於就醫時告知醫師相關症狀、症狀發生時間、疫苗接種時間,以做為診斷參考。


Q:BNT學生接種疫苗前要做什麼?詳閱須知、填寫意願書

教育部強調,疫苗接種服務不具強迫性,可視自身需求及個人意願,自由選擇是否接種。家長及孩子請詳閱「BNT COVID-19疫苗學生接種須知」,確實了解須知「疫苗接種禁忌與接種前注意事項」、「接種後注意事項及可能發生之反應」,並在「BNT COVID-19疫苗學生接種評估暨意願書」上簽名,經家長同意且簽名之學生,才予以施打疫苗。


Q:學生打疫苗可以請疫苗假嗎?最多3天!

若學生接種疫苗後有不舒服的狀況,或是自願到醫療機構接種疫苗者,可以向學校申請疫苗假,不會列入出缺席紀錄,以三天為原則(含接種當日),必要時得延長;家長如有請假照顧孩子的需求,亦可申請防疫照顧假。


▲學生疫苗假最多請三天。(圖/教育部。)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青少年打完疫苗暈針怎麼辦?如何預防?

暈針通常是因為對打針的心理壓力與恐懼感,轉化成身體的症狀,出現眩暈與噁心等症狀,大多發生於青少年集體接種疫苗時。大規模疫苗接種時,偶會發生聚集性暈針現象,被稱為集體心因性疾病。暈針反應與疫苗本身安全性無關,也不會造成身體健康的後遺症。相關預防措施可參考以下:

  1. 避免學生在空腹及脫水的情況下接種疫苗。
  2. 學生以坐姿進行疫苗接種以及接種後觀察,以避免因發生昏厥而摔倒受傷。
  3. 建議可於接種場地播放音樂、影片等,有助學生放鬆心情。
  4. 建議等待疫苗接種的學生與完成接種之學生安排分區分流休息及觀察。
  5. 倘若發生暈針狀況,於休息區採坐姿或平躺並安撫個案緩解情緒緊張,交由醫護人員觀察至意識回復。如暈針現象持續,應進一步診治或詢問相關疾病史。
  6. 如遇學生暈針,醫護工作人員請參考「區別疫苗接種後的立即不適—過敏反應、迷走神經反應和疫苗接種後相似的副作用」指引進行因應及處置。

療日子也請你關心:BNT疫苗第二劑副作用為何?心肌炎常見於接種第二劑後與年輕男性

好好聊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資料來源:教育部臉書、指揮中心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