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上廁所卻尿不出來?小便出現4障礙,恐是尿滯留症狀!如何解決?

尿滯留症狀

一直想上廁所,但好像尿尿很少,或是根本尿不出來?出現這些狀況要小心,這可能是尿滯留症狀喔!尿滯留可能伴隨下腹腫脹、疼痛,甚至導致膀胱過度膨脹,嚴重時還可能引起腎功能受損,應及早就醫,以避免病情惡化。而在臺灣, 尿滯留也算是長者終相當常見的泌尿道問題,泌尿科戴槐青醫師特別分享常見的尿滯留症狀,以及該如何排改善尿困難。

小便出現4障礙,恐是尿滯留症狀:

排尿頻率增加

雖然排尿頻率增加通常與尿急有關,但尿滯留也可能導致患者感覺上需要更頻繁地排尿。這是因為即使膀胱內有尿液,但由於尿液無法完全排空,所以膀胱會感覺不適,導致患者經常感到需要去廁所。

尿流變弱

尿滯留會導致尿流變得較弱或中斷,因為尿液無法從膀胱充分排空。這可能是因為膀胱肌肉無法完全收縮,或者尿道受到阻塞,使尿液無法暢通,也就是俗話說「當年頂風尿十丈,如今逆風濕到鞋」。

尿滴慢滲

在排尿結束後,尿液仍然滴滴下滲,這也是尿滯留的一個常見症狀。因為尿滯留會導致膀胱無法完全排空,使得尿液在尿道中殘留,最終滴滴下滲出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好像怎麼甩都甩不乾淨」。

膀胱不適感

由於膀胱內尿液無法完全排空,膀胱可能會變得充滿或甚至膨脹,引起不適的感覺,患者常描述的狀況就是有壓力的感覺。

療日子請你也關心:(尿尿會痛與這些原因有關!出現哪些狀況要注意?5大情形應就醫)


有尿滯留怎麼辦?排尿困難怎麼解決?

多喝水

對於任何泌尿道問題,第一個建議永遠都是多喝水。充足的水分有助於稀釋尿液,減少尿液的濃度,從而減輕排尿時的困難。不過要注意,請避免在睡前過量飲水,以免夜間頻尿影響睡眠品質。

進行骨盆底肌肉訓練

透過進行像是凱格爾運動之類的骨盆底肌肉訓練,可以增強膀胱控制能力,減輕尿失禁和排尿困難的症狀。

改變排尿姿勢

有些人可能在站著尿尿的時候會覺得很難尿出來,建議可以嘗試改變排尿姿勢,像是坐著尿尿或改變身體的傾斜角度,找到最適合自己,最舒服的排尿姿勢,也有助於減輕排尿困難的症狀。

不要憋尿

忽略尿意可能導致尿液在膀胱中積聚,使排尿變得更加困難。因此請務必盡量遵從身體的排尿信號,一有尿意的時候,就馬上去廁所。

療日子希望你知道:(攝護腺肥大原因與高熱量有關!拖延就醫恐尿不出來、影響腎功能)

本文著作權屬療日子與其創作者共同所有,非經取得著作權人同意不得任意修改、複製及轉載

療日子小叮嚀

隨著年紀增長,排尿困難發生率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平時應多注意泌尿系統的保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早發現異常,及早治療,才能擁有健康的生活品質。

猜你想療解:(尿流變慢、會漏尿是攝護腺肥大嗎?如何自我檢查?超過這分數要就醫)


尿滯留症狀

泌尿科戴槐青醫師

好好療日子 療癒你的健康生活


圖片來源:123RF

延伸閱讀

TOP